红色文物故事之“伴随朱德走上革命之路的藏书印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朱德的”仪陇朱氏“藏书之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朱德的“德字玉阶”藏书印章

看过朱德元帅传记的人大都知道,朱德自幼即喜好武事,爱读兵书。在长期的战争岁月里,经常手不释卷,熟读古今中外兵法,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去。尤其是对于毛泽东的军事著作,更注意悉心钻研和收藏,因而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修养。细心的读者还发现,朱德的早期军事藏书上往往盖着一对朱红色的藏书印:"德字玉阶"和"仪陇朱氏藏书之印"。为什么这两枚藏书印章受到朱德的如此钟爱呢?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佃农家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袁世凯称帝时,他投入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被称为"虎将"。他满心希望革命将会使贫弱的祖国得救,没想到,辛亥革命赶跑了清朝皇帝,又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他找不到答案,感到苦闷和彷徨。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朱德在茫茫黑夜里见到了一线光明。他想方设法找来介绍俄国革命的书阅读,革命理论的熏陶使他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2年,他毅然舍弃了少将旅长的官职和月薪银元的优厚待遇,准备到国外学习军事,寻找革命的出路。出国前,他特意请人刻制了"德字玉阶"和"仪陇朱氏藏书之印"这两枚藏书印章,表明自己从此抛弃旧我,走上革命新生的决心。

1922年8月,朱德来到上海,会见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领导人陈独秀,满怀热情地向他提出入党的要求,陈独秀没有答应。这真像一盆冷水浇头,朱德难过极了。他已经走到通向光明大道的门口,但是这道大门却紧紧关闭着。

痛苦中,朱德和好友孙炳文一起踏上了去欧洲的旅程。在巴黎停留期间,他们听说中国留法学生中已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旅欧支部,主要组织者叫周恩来,住在德国柏林。1922年10月22日,朱德和孙炳文找到周恩来的住所。朱德站在比自己年轻10多岁的周恩来面前,激动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诉说了怎样寻找共产党,怎样被陈独秀拒绝,最后怎样为寻求中国新的出路而到欧洲。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组织,派他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周恩来深深地被朱德的革命热情和对党的一片忠诚所感动,他把有关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向朱德、孙炳文做了介绍。1922年11月,朱德经周恩来、张申府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两枚见证了朱德走上革命历程的印章现就在军事博物馆珍藏。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近军事博物馆专题)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