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美术范儿趣谈:关于庞薰琹的工艺美术集
张立宪
这一批《读库》的Notebook出来,其中的《工艺美术集》颇受欢迎。与朋友聊起庞薰琹先生,我总爱说,看他的画,总能感觉到那么一股“劲儿”。到底是什么,我又说不清楚,也许是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
我第一次看到的是庞薰琹的“山民图”系列。后来设法找到他的女儿庞壔教授,了解了庞先生更多的生平,觉得《工艺美术集》既体例完整,又独具特色,就决定做这一主题。庞壔老师说,别的画家都忙着画大画,画自己的画,就我父亲很傻:“学陶瓷的学生,都是考不上美院、画不好油画才来学的,他们也不热爱工艺美术,不愿意去有陶土的地方,而是待在大城市,这样不可能有发展。在学院学的人,一心想的是画画出大名,但产品上是没有名字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七十年前庞先生为国人设计的地毯、窗帘、茶盘、化妆盒、雨伞,至今我们仍无福消受。
1925年,十九岁的庞薰琹到巴黎留学,正赶上十二年一届的世界博览会,他看得眼花缭乱,眼界大开。无论是很大的建筑、机器,还是小到一个纸盒、一些小饰品,所有的东西都很好看。于是他准备学习设计专业。
1940年,庞薰琹任教于四川省立艺专。为躲日军轰炸,他带领学生和一家四口到北川郫县,在吉祥寺尼姑庵中上课。他常对学生说,中国有很多很多宝贝,要吸收自己文化的营养。但光是这么讲,学生觉得隔得很远。于是这年暑假期间,他在吉祥寺的大殿里开始构思日常用品的设计,绘制《工艺美术集》。次年,《工艺美术集》即获当时的教育部大奖。
关于《工艺美术集》,还有一段很传奇的经历。
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在成都休假,都来庞家玩。《工艺美术集》的书稿被人借走,庞先生却忘了是谁借的。兵荒马乱之时,书稿从此不知所踪。1956年11月,中央工艺美院正式成立,庞薰琹被任命为第一副院长。次年,被划为右派,撤去副院长职务。又过一年,夫人丘堤病故,他遭受极大刺激,黑发全白。
“文革”还未结束时,原在牛津大学研究亚洲和中国美术史的苏立文就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打听庞薰琹。校方回复说,没有这个人。“文革”结束后,苏立文又来到中国,这次,他打听到了,庞薰琹还活着。
两人见面,他带来一样东西,打开夹子,一看,是《工艺美术集》原本。
这些手稿就像是昨天刚被拿走的,保存得很好,经过三十多年,洁净如初。而庞先生留在身边的作品几乎在“文革”中全部毁失,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资料。许多画,甚至是他自己被迫毁的。
后来出版社要为庞薰琹出个小集子,庞先生就让他们拿走了《工艺美术集》手稿。1981年8月,《工艺美术设计》一书出版一年后,手稿拿回来。他的女儿庞壔打开包一看,几乎要晕过去。这些手稿没有翻拍,而是直接拿到车间去制版的。原稿上被用铅笔到处做了标注,还贴满胶条。庞壔说,“这些手稿,父亲画得极认真,像那些桌布、窗帘,他连针脚都画出来了。但当时他的眼睛已经不可能再画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