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馆藏文物修复项目》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组织专家并会同青川县文化局、发改局、财政局、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青川县馆藏文物修复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竣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该项目是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0年5月通过竞标形式中标,承担青川120件馆藏文物的修复任务,其中青铜器7件、银器1件、玉石器1件、瓷器11件、陶器100件。
  
  此次修复的文物系5•12地震受损器物。地震损害文物的病害情况有其自身独特性,与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一般病害有很大的区别。地震受损文物的修复是第一次遇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可借鉴的经验也不多。这给本次修复任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对修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根据协议要求,这120件文物的修复期只有短短的3个月时间。因此,时间紧、任务重、修复难度大是此次修复任务的主要难点。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5月25日接收到这批文物,院领导高度重视,负责人立即组织文保中心全体成员召开工作会议,成立《青川县馆藏文物修复项目》的项目组,组长由修复专家杨晓邬担任,技术负责人由韦荃担任,全体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为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首先对这批文物进行了照相,并通过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认真研究文物本体信息和实际病害状况。根据文物病害情况结合修复方案和修复协议,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建立文物修复档案。
  
  在修复过程中:对青铜文物的残片进行拼对;根据文物的铜质的好坏,选择采用焊接或粘接将其拼接;对缺失部分,采用新铜片或环氧树脂补缺;最后打磨修整,作色做旧;对陶瓷文物采用拼对、粘接、补缺、填缝、作色、绘画、上釉等工序的操作进行修复。
  
  全体项目组成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放弃了所有休假,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经过近3个月的共同努力,于2010年8月20日完成了120件文物的修复工作。
  
  从8月开始,我们按照协议,将所修文物装入囊匣;同时为青川县文管所购置了文物柜、架。完成了《青川县馆藏文物修复项目》的竣工报告。
  
  竣工验收会上,业主方青川县的相关同志对该项目非常满意,对修复的质量给予高度评价。省文物局李蓓处长对此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指出这次修复任务不是单纯的项目修复,而是站在全省文物修护保护人才培养高度而做的,承载了省考古院对基层文物保护单位指导和帮助。与会专家认为省考古院以高效、高质量完成此次修复任务充分体现了省考古院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实力;修复前期采用高科技的分析检测手段与传统修复工艺完美结合;修复路线和方案都是科学的、系统的;修复过程的记录完善,管理水平高;同时还认为,此次任务的修复档案为四川文物修复提了一个范本,并顺利通过验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冯六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