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尺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图)
信件,古代称“书”。书牍长23厘米,为当时一尺,故书信也叫“尺牍”,此词最早出现在汉代。
彭励志对尺牍书法进行了概述:“简牍是尺牍书法的萌芽形态,它反映了秦汉社会尺牍史书仕宦的社会风气。两汉之际,士大夫作为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草通书,尺牍书法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此风愈演愈烈,至两晋南朝达到高潮。唐书以楷法相尚,尺牍书风较前低靡,宋代书法沾溉帖学,士大夫又拣起了被唐人忽略的尺牍书法,同时他们还将诗文尺牍延展为诗卷这一专门的书法形式。大轴书法虽始见于南宋,但由于其形制、笔法和章法结构与尺牍诗卷格式明显不合,在明初之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自明代中叶后,轴式作品一统天下。此时,尺牍书法的流通意义已经退居其次,其主体成为了生活化的艺术。受立幅书风的影响,明清尺牍在笺纸幅式、笔法和章法结构中均有轴式化的倾向。”
尺牍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一定的内容与形式。
其形式结构通常由起首、正文、结尾、落款等几个部分组成。
起首,就是起首语。包括称谓敬辞(如:父亲大人、某业师、某学兄等)、爱慕敬辞(如:父亲大人膝下、某先生足下等)、邀览敬辞(如:父亲大人尊鉴、某仁兄大鉴等)等等;
正文,包含有正文应酬语(如“违别,数载于兹”;“公务冗繁,未修安禀”等等)、正文起首语(如“兹有、此处、遥念、欣奉、敬悉、承奉、辱蒙、敝人、屡奉”等)、正文结束语(如“临电坐驰,不尽所祷”;“敬祈 赐示,不胜感激”;“倘蒙 通融,永铭肺腑”;“有劳之处,敬乞 谅宥”;“乍暖犹寒,尚乞 珍摄”;“是所至盼;专此奉达”等等);
结尾,通常包括正文结束语和全文煞尾敬辞(如“肃此奉禀,叩请 金安”;“专此,顺颂 道祺”;“专此 敬贺”等等);
落款,是发信人身份、辈分的自称谦词或自谦词(如“同事某某顿首”、“父手书”等等)。
其章法即合行文的起、承、转、合规律及约定俗成的抬行虚格的书写格式。
起,就是行文开始(如“昨奉母训”等);
承,就是承上启下之意(如“兹据……”、“欣悉……”);
转,是指行文结构或行文气势转入高潮,从依据转入引申,由引叙转为自叙。由前提转申目的。
合,就是综合提出希望或要求。
其行格结构就是行文的书写格式。
继承祖国尺牍书法艺术,写好尺牍,除了须练好书法,还须多读多诵古代尺牍,对这一文体的内容与形式有深刻的掌握,才能做到措词有序,不出笑话。如欲写出文思闪烁的尺牍,则更须在文史哲等社科领域深下功夫,全面提高个人修养了。 柴立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