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是“十二五”时期重大战略任务


  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驱动双轮”。


  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


  报告摘要


  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粹,精心培育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延续亚运城市品牌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了“硬实力”提升“软实力”


  本报讯 2010年是广州惊人的“跨越之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紧随沪、京后华丽跨入“万亿元俱乐部”,也是全国副省级、省会城市唯一一个。惊人的经济“硬实力”在握,广州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17日,在广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宣布:广州全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成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驱动双轮”。


  一座城市往往可凭着经济实力赢得知名度,但却需要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甚至市民的文化味,才能获得文化城市的美誉。广州目前的情况正是这样。


  昨日,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通报,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可以说,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州在“硬实力”特别是经济总量上,与不少国内外发达城市已相差不远。国内城市仅沪、京位列广州前面。


  也正是有了经济“硬实力”,再加从自身条件看,广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这是广州这座城市所特有的禀赋和潜质。因此,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作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从提升软实力的角度给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确立了又一战略重点后,昨日,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广州有潜力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行列


  据中山大学“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课题研究,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指标很多,包括具备著名的文化机构、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场所等等。以这些指标衡量,广州有潜力跻身世界文化名城行列。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进一步称,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更加重视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


  张广宁则认为,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是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精心培育城市之魂,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当前,特别是要借亚运成功举办的契机,持续放大后续效应,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塑造现代都市文化形象,推动城市文化传播,扩大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扎扎实实地向着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报告摘要


  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及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月实践活动以及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要按照2010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实施每月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和创建工作专项督查,查漏补缺,完善细节,全力做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各项准备工作。


  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本报讯 张广宁强调,必须在新起点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力争今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进一步强化广州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宝贵精神财富,不断丰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激发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大力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及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月实践活动以及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要按照2010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实施每月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和创建工作专项督查,查漏补缺,完善细节,全力做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各项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健全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努力建设全国社区群众活动先行点,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继续办好各种国际性、全国性、高层次节会活动。精心组织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粹,精心培育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延续亚运城市品牌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报告摘要


  要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州在“硬实力”特别是经济总量上,与不少国内外发达城市已相差不远,但在“软实力”上,却还有不少差距;从自身条件看,广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这是广州这座城市所特有的禀赋和潜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在深入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作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从提升软实力的角度给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确立了又一战略重点。这一战略重点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相辅相成,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驱动双轮”。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重点,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精心培育城市之魂,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当前,特别是要借亚运成功举办的契机,持续放大后续效应,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塑造现代都市文化形象,推动城市文化传播,扩大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扎扎实实地向着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文化名人谈文化名城


  深度挖掘广州历史遗产的世界意义


  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告诉记者,他心目中的“世界文化名城”代表是巴黎,因为“每到一处皆有历史建筑可看,有历史故事可听,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


  他认为,通过亚运,广州可谓“一夜成名”,已经具备了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良好基础。不过,黄伟宗认为,广州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目前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的文化艺术活动不多。广州应该更深层次地挖掘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对世界的意义。比如南越王宫,无疑是广州的珍贵历史资源,但是南越国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形态,却很少人去研究。”


  世界文化名城 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奥塞博物馆是欧洲最美的博物馆。


  世界文化名城 雅典


  雅典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与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雅典是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世界文化名城 伦敦


  伦敦是英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从1801年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性帝国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因其在政治、经济、人文文化、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伦敦还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


  报告摘要


  报告中,“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继续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被列入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要抓好的四个环节之一,引人关注。


  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


  本报讯 报告提出,根据新、老城区不同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个老城区要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核心产业,结合“三旧”改造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6个新城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粤港澳合作区、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白云空港经济区、广州南站商务区、琶洲现代会展商务区和东部门户功能区等功能区建设。


  专家解读


  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张广宁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反映了广州城区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处理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应该说,目前广州的城区空间布局是较为合理的,然而,新、老城区的发展如果继续以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机制体制为基础的话,势必割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联系。“强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必须以现有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为前提,否则,将出现老城区产业空心化,新城区小而全的产业格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