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自画像
鲍志强
本人于1959年进紫砂工艺厂,先后师承著名艺人谈尧坤、吴云根、任淦庭学紫砂陶刻、制壶。在47年的从艺生涯中,坚持千年紫砂的本土语言,勇于创新,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艺术风格。现任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一、技艺擅长:继承祖辈传承技艺,集独立设计、制作和陶刻装饰紫砂茶具以及陈设类紫砂陶艺于一身,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为紫砂内核。数十年的紫砂人生,共创作新品100余件(套),其中13件(套)获省以上评比二等奖以上奖项,连续四届获全国陶艺创新设计评比一等奖,两次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独创的紫砂陶刻 “乱刀法”现广泛应用于紫砂陶刻,长期形成的“文人化”陶刻装饰为专家和业内人士所推崇。
二、为紫砂行业薪火相传,教授弟子、学生15名,其中有高工3名,其余皆取得中、初级技艺职称,长期受聘于宜兴市丁蜀成人学校,义务授课紫砂陶艺,学生近千人。
三、2006年3月,由上海人美出版发行大型个人专著《鲍志强紫砂艺术集》。总结自己从陶几十年的实践,上升成理论,撰写了《紫砂概论》等论文4篇,发表于省级以上专业典籍和刊物。(见附表)
四、1987年至1991年,先后两次担任宜兴陶瓷赴北京汇报展文化工程总设计;2005年9月,担任第三届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紫砂艺术大展总设计,先后各两次担任全国陶艺创新评比、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展览评比的评委。
五、7件作品被紫光阁、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几大博物馆收藏。(见附表)
六、1993年至今,曾三次率团赴马来西亚,赴美国及台湾地区讲学交流,并多次在广东、河北等大都市举办个人展。
七、任总工艺师期间,为“方圆”牌紫砂在2005年评为“中国十大消费者最满意品牌”作出了贡献。
简介:
鲍志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中国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评审第五届、第六届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国际级)大师作品展评评审委员。 1946年生于江苏宣兴蜀山,字乐人,室号“醉陶斋”。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 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对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设计和制作,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 曾数十次获国内、国际金奖,作品被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并多次出版专著和举办个人展览。
1982年至2002年间,作品《鼻烟瓶》(合作)、《富贵茶具》、《源泉茶具》(合作)、《紫玉飘香茶具》分别荣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1992年和1995年作品《永乐茶具》、《福寿延年壶》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2000年起,作品《古风壶》、《茗香玉锦》、《紫玉飘香》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一、二、三届金奖;陶刻《桂林春早》、《墨梅》被故宫博物院收藏;《金声玉振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1978年由他主编的《白描花卉画册》正式出版;2002年12月《中国当代陶艺名家。鲍志强作品集》由中国画报社出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