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像落户天安门 百余工人4个月铸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民和孔子像合影。摄/记者吴海浪

国博孔子像边 拉起隔离线

一尊高达9.5米、重约17吨的孔子青铜雕像坐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外,为十里长安街又增加了一处人文景观。同时,这也标志着历时3年半的国博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孔子像衣饰简洁,双手合于胸前,眼神微微下垂,显得十分谦和。与以往多数孔子像不同的是,这尊高大的孔子像在孔子身体左侧佩着一把宝剑。

石头基座上,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为塑像题写的“孔子”二字以及孔子的生卒时间。

为防止游人与孔子像“亲密接触”,对雕像造成损伤,孔子像周围已经拉起了隔离线,设立警示牌,禁止市民跨过隔离线。

市民只能在离孔子像10米的位置远观,合影留念。

现场:市民10米外远观孔子像

今天上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博北广场前,不少路过此地的市民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在孔子像前合影留念。

记者现场看到,与前两日刚矗立起孔子像时市民可近距离触摸到孔子像基座不同,今天的孔子像周围已经拉起了隔离线,周围装饰用的盆栽植物也已消失。

记者看到,这座巨大的孔子青铜雕塑四周有类似围墙的花坛。它们把孔子像围在中间,北侧两个花坛间有一处2米多宽的豁口原本可供游客通行,如今已被隔离线围起,并在隔离线附近立着“注意”的警示牌,禁止市民跨过隔离线进入孔子像周围,市民可在离孔子像10米的位置远观。

揭秘:百余工人4个月铸成雕像

孔子雕像的制造单位是山西宇达集团。据介绍,从2010年8月接到孔子像设计者吴为山先生的设计稿,100多名工人历时四个月时间在2010年12月底完成雕像。

吴先生最初只是拿来1.2米高的孔子像泥塑小模型。技术人员按比例放大,重塑出一尊近10米高的泥塑。随后用玻璃钢涂满泥塑全身,“印拓”出人像各个细节的特征,制成玻璃钢模型及模具。

由于孔子像“个子”很大,在经玻璃钢模型制成模具时,雕塑被分成20余块模具铸青铜像,再将制成的青铜片拼接到一起。“拼到一起后,经过打磨、喷砂、着色等工序后,铜像基本完成。”负责人说。

为了让这尊孔子像基座稳固,铜像制作完成后,五吨重的钢管和钢架被从孔子像的脚下部分植入雕像体内。

考虑到孔子像不适合在长安街上按块儿拼装,因此这座巨大的孔子青铜雕塑裹着厚厚的棉被整体运输到北京。

中国文化的名片意义深远

在各大学府中常见的孔子塑像成为博物馆的“开门展品”尚不多见。

国博有关负责人表示,北门广场将成为新国博的重要观众出入口,它面向举世闻名的长安街,比邻天安门广场,有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而国博是展示悠久中国历史文化的最高国家殿堂,因此必须选定一件代表性的展品放在此处。

看法

政协委员:2008年曾提类似建议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他,2008年两会时曾建议北京市在天安门广场及奥林匹克公园等著名景观区,设立孔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名人塑像。

袁济喜表示,国家博物馆本身集萃着中国历史文明的精华,孔子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如今孔子像被矗立在国博北广场,比邻天安门广场,符合博物馆本身作为历史文化标志的意义。

此外,在国外也有城市标志性建筑为文化伟人立像的传统。如巴黎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立像、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有莎士比亚的雕像。

孔子老家:宣传部主任将进京瞻仰

上午,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市委宣传部张主任表示,得知国家博物馆立孔子像后很激动。“这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孔子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其中的美德与思想。”张主任说。他希望有机会能到天安门广场来瞻仰孔子塑像。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