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天安门添孔子塑像:孔子思想高调复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位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孔子”塑像。

世界看中国

本周,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正式亮相,这一事件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在天安门这样的特殊场所竖立孔子像有何“意味”?外媒纷纷提出各自的看法。

“孔子思想高调复兴”

“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英国《独立报》以如此标题报道了上述新闻。该报记者克利福德·科南在北京报道称,孔子回来了,这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巨大雕像已被高高竖立在天安门广场。“在高度发展的现代中国,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正越来越被重视……这座雕像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实际上,在16世纪晚期传入欧洲前,孔子的哲学思想就已经统治中国社会长达数个世纪,尽管他也曾被批判为"封建思想者"”。

伊朗英语新闻台报道称,作为中国公元前6世纪的一名道德哲学家,孔子思想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十分重要,很多人都将孔子视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人物。因此,“对于很多评论家而言,把孔子雕像竖立在中国具有标志性的中心是理所当然的事。”

填补社会道德空白?

科南认为,孔子在中国的复兴,除了历史因素,也有现代背景随着中国快速进入物质社会,中国的领导阶层们日益担心:一些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诸如荣誉、尊严等,正被自利、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而孔子思想也强调“和谐”。

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马克·麦金农在北京报道称,尽管孔子曾一度被批判,但近年来,中国又慢慢地重拾孔子思想,特别是其“强调个人道德与尊重权威”。

报道援引加拿大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分析称,孔子思想在中国复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需要得到解答,“人们越来越呼唤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日益感觉到某种道德空白”。

美国媒体的报道则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变化,孔子对道德的强调,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

布鲁金斯学会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对该媒体称,中国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它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

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

除了国内因素,也有外媒认为,孔子思想复兴有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背景。《环球邮报》报道称,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在过去6年里,已经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仅在加拿大就有9个。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