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宫素然和《明妃出塞图》
包光潜
南宋时期的宫素然,不经意间的人生,竟然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着绘画的河流一路上溯,丹青风流,群星争辉,偶尔也有几位女星闪烁,宫素然当属最为潜伏的一个。一个生于山野,隐于山野的女道士,素面人生被几许颜色涂抹,变得扑朔迷离。光是她的身世就让后人捉摸不定,一说是贵州镇远人,又说是河北正定人。生于何时何地,卒于何时何地也不清楚。这没什么奇怪的,别说只是个女道士,即便不出家,嫁于豪门,难道就能留下详细资料?中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只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和牺牲品。再者,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几位草根留传后世,即使有作品留下来,也多为无名氏。从这点看来,宫素然是非常幸运的。
2010年秋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再次让这个生卒年龄无法考证的女道士、女画家成为书画界追捧的人物。被称为中国绘画里程碑式的作品《明妃出塞图》便是宫素然的遗墨。遗憾的是它流落日本,虽是中国根,却是日本籍。
中国绘画史上,诸如《明妃出塞图》这种具有政治、道德和伦理教化的人物故事画非常发达,主要物质载体有楼台馆所、庙宇山寺的立壁。除壁画以外,还有人物砖画、石画、帛画,直到后来的纸质载体。这些人物故事画主要绘制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君臣伟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大场景等。这种在画坛占有主导地位的人物故事画,宋以降,渐渐式微,而山水花鸟画,生机勃发,影响了整个主流社会,文人渐渐地走向风雅,走向个体的小天地。
在《明妃出塞图》》中,宫素然深怀幽情,挥毫于缣楮,纵情行笔,或疾或缓,且行且止。她以啸然砭骨的风雪为大背景,一方面生动地表达出昭君出塞的哀怨,另一方面又展示出昭君临寒无惧的心胸。你看看那些畏缩的男人们,哪个不是提防着寒风乱沙的肆虐,时刻做好躲避的准备。马啸西风,旌旗猎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而昭君却浑然不察。她不时凝眸回首,望尽天涯路,几多凄凉,几多慷慨……这种秉承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画法,真是“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而且师出有门,不落窠臼,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可以有无数选择,结果只有一种。如果不是因了某种缘故做了女道,宫素然会有如此传世杰作吗?其实,她一定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只是因缘而殆,消逝在历史的风尘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