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艺术风格之比较

  清末明初,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他们最先接受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融合外来艺术技法因素,在“正统派”外别树旗帜,形成“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

  “海上画派”的主要画家有赵之谦、“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虚谷、吴昌硕、吴友如等。赵之谦的作品,善于将篆隶书法功力融入画面,风格浑朴秀劲,花卉设色浓艳,宏伟富丽,以象征吉祥。吴昌硕也以书法、篆刻入画,作品金石味浓郁,风格沉着雄肆。他除花卉外,兼长人物、山水,画面题诗文以吐泄豪情,既使意境丰富。吴昌硕治印也很出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四任”中以任颐(字伯年)最著,他善于画人物、花鸟,所作受陈洪受影响,略作夸张,线纹坚劲凝练;而又吸收民间设色技法,色彩明丽。任颐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入画,如《钟馗》、《凫荷图》、《风尘三侠》、《吕布与貂禅》等,雅俗共赏。

  “岭南画派”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海外技法,即水墨中掺入水彩、水粉画的粉质颜料,在不吸水的矾纸上作画,使画面色彩鲜艳亮丽,借此表现岭南阳光充足的亚热带自然风光,有“新国画派”之称。“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两个画派皆有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点,而岭南画派吸收西画与日本画的元素更多一些,更注重实景写生,较之传承性强的海上画派,其绘画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感更为强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