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任弼时长征时吃剩的皮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两条皮带见证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卓绝,分别是任弼时和周广才长征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1935年11月,任弼时与贺龙等率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此时,红四方面军刚过草地,粮食难以征集,野草也被采完,许多战士因为饥饿昏倒在草地上。吃什么呢?在找不到任何食物替代品的情况下,任弼时想到了吃皮带。他和警卫员拿小刀将皮带切成若干段,然后再将其烧焦、刀刮和水煮,每次每人只能吃3小段。虽然味道难闻,但他却风趣地称之为“吃煮牛肉”。走出草地后,他将吃剩的皮带一直保存着,以作留念。1938年,任弼时从山西太行山区返回延安时,将这条皮带交给了警卫员李少清保存。后来,李少清又将其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半条皮带至今仍保留着用刀分割成一段一段的痕迹。

红四方面军部分战士曾经三过草地。1934年,作为战利品,战士周广才分得一条皮带。过草地时,6位战友的皮带已经相继吃完,轮到吃周广才的皮带时,年仅十四五岁的他却大哭起来,恳求大家不要再吃了。就这样,大家强忍着饥饿,硬是把皮带保存了下来。为了纪念那些曾与自己生死相依的战友们,他在皮带背面深情地刻下了“长征记”三字,一直珍藏着。

红四方面军战士刘毅保存的几株野菜,同样承载着红军战士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这种开黄花的小草本来是有毒的,但经过反复烧煮后毒性可以减弱,食后没有生命危险,成了战士们的充饥之物。1936年7月1日,红军战士刘毅在葛曲河畔草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纪念会后,和几个战友一道采摘了这种野菜充饥,并特地保留了几株,以怀念那些长征途中牺牲的战友们。1975年10月,刘毅参观了“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纪念展览”后百感交集,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那段艰苦岁月,缅怀红军的长征精神,他把自己一直珍藏的这些不平凡的“长征草”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