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平:7招推广巴蜀画派

  成都画院院长王民平

  “一个画派的形成不是一点一滴,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昨天,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成都画院院长王民平在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时表示,打造巴蜀画派确实是一件让四川本土画家兴奋的事情,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在采访中,王民平向记者表示,一个画派的形成是长久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纵观包括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无不是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尽管巴蜀画派早已成形,但却一直没有进行整合推广,王民平则提出了自己的七点建议:

  包装一批画家和经纪人

  “画家是画派的基础,只有画家出了高质量的作品,才能让画派得到最好的推广。好的策划人就能将作品推向市场,他们的培养和包装是巴蜀画派的推广基础。”

  推出一批画院和美术馆

  “画家都是个体,要推广必须要靠团体,好的画院和美术馆就能够将画家团结起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推广。”

  编译一套丛书和期刊

  “这主要是解决媒介的问题,画要推广还是必须要靠书。把我们的名家、作品推出书籍,可以更好地进行介绍。另外期刊就是专门为艺术所服务,介绍巴蜀画派的方方面面,山水风光、年轻画家、优秀作品。这是最直观地向外界大众推广的途径。”

  举办一系列展览和论坛

  “不光是在成都举办,更重要的是可以走出去,多到外地去参加展览。在展览之后举行论坛,将主题深化,探讨画派的现状和发展,这对巴蜀画派长足进步非常有帮助。”

  办好一套节目和栏目

  “‘节目’主要针对电视台,‘栏目’则是报纸。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办介绍巴蜀画派的版块,多方面对巴蜀的艺术进行介绍和推广。”

  扶持一批画廊和画家村

  “画廊主要是针对市场传播,作品创作好后也要有推向市场的途径,所以必须要画廊。画家村就是把画家们团结起来,让他们可以有相对好的环境进行创作,这样才容易创作出质量高的作品。”

  培育一批协会和学会

  “‘协会’就是把不同领域的画家们聚集在一起,比如有工笔画、山水、版画协会等,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学风,促进同行交流。”

  华西都市报记者任翔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