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 投资多元化还是泡沫助推器

  随着一些生活必需品成为人们的投资工具,一场关于相关炒作是否会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催化资产泡沫增大的争论就开始了。笔者认为,居民投资“异化”不可“一棒子打死”,因为若是引导居民适度、理性地投资于一些新领域,反而有助于我国居民投资的“多元化”和维护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当金融资本进入一些新兴领域后,不仅会大大促进该行业的成长,而且还将为过剩资金找到新的“泄洪”通道。过去,我国居民的投资品种为股市、楼市、黄金、基金等领域,而如今,宏观经济政策的收紧、楼市调控阴影的挥之不去让上述很多投资品种的表现相对不稳定。人们的目光不得不更多地转向了相对稳定且回报率高的新兴行业,如艺术品和高端的收藏品,这也给这些产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理事长刘超表示,有时候资金对一些艺术品的“炒作”也体现了其真正价值,是一种价值回归的表现,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结果。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与金融资本紧密结合,便发展不起来,艺术品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范畴也不例外。


  这种价值回归在西方发达国家早有先例,很多西方经济体早在20世纪中期便出现了金融资本与收藏、艺术品投资的结合,那些财大气粗的财团通过金融资本把上千亿的美元投入艺术品市场,成为了西方文化艺术品投资市场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譬如英国的铁路养老基金就是金融资本投资艺术品获利的经典案例,他们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使基金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3.1%,而这些投资的斩获更使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羡慕不已。今天,金融与收藏、艺术品投资的融合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上海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宣家鑫亦表示,投资“异化”不可一概而论,如艺术品、收藏品等本身就是三大投资品之一。国外的投资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每年的投资收益中,房产的比例为5%~10%,股票为10%~20%,艺术品为20%~30%,可见艺术品在投资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最关键的是,艺术品有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投资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具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且现代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报价是全透明的,每件艺术品都有相类似的参考价。因此,在适度原则下,普通民众完全可以选择当代艺术品作为投资和收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