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盛唐皇家园林 品读文化古都的精神内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唐芙蓉园

2007年,一部大唐芙蓉园内实景拍摄的30集古装电视连续剧《大唐芙蓉园》在国内外热播,著名影星赵文瑄、范冰冰等人演绎的李杨芙蓉传奇一时成为影迷关注的热点。在这部电视剧的影响下,大唐芙蓉园再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芙蓉园这个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到底是什么样?在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这个中国首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真实呈现在海内外游客面前。它使用多种表现手段复活了历史,有效保护了这份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文化遗产,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给西安唐文化旅游板块再添看点。

如今众多游客因大唐芙蓉园而更多了解西安,到西安来必去大唐芙蓉园游,大唐芙蓉园成为向世界展示西安的靓丽“窗口”。

再现盛唐皇家园林

品读文化古都的精神内涵

曲江自古就是一块充满神奇传说的地方,它花木葱茏,碧波荡漾,意象化地浮动在浩瀚的古诗词里。烟笼长安的三月,才子佳人结伴前往,“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他们骑着青骢白马,她们坐着金丝软轿,在方砖铺地的芙蓉池畔吟诗唱对、浣纱濯衣。隋文帝时对曲江进行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唐玄宗对芙蓉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处于最活跃时期。随着唐末长安城遭受损毁,芙蓉园也未能幸免,各种园林建筑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逐渐沉寂下去,以至于有些最终消逝而无法追寻。

1994年,日本京都为申报世界遗产,对其以唐长安城为蓝本的“平安京”遗址周边的唐风建筑进行了修复、重建,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大规模的唐风建筑群,并赫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单。这让以恢复盛唐风貌为己任的西安面临挑战,更承受历史的重托。

2003年,西安市启动大唐芙蓉园建设项目。这个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于2005年4月11日盛大开园。大唐芙蓉园建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建造以史为据,由中国著名的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担纲芙蓉园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面积一千亩的园区内,仅水域面积就达到三百亩。在南山北池、环状水系的大格局之中,按照功能需求,布设了15个重要建筑,紫云楼、望春阁、陆羽茶社、芳林苑、凤鸣九天剧场、唐集市、彩霞长廊、石舫等众多仿古建筑围合成主从有序、灿若星河的建筑体系。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伴随着唐代进士刘沧的这首《及第后宴曲江》,冬日里一些游客正在津津有味地参观着大唐芙蓉园内的科举文化区。杏园探花,龙门及第,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科举故事,让游客感觉进入了大唐盛世之中,这仅是全园12个文化主题之一。整个园区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将原本已经消失只能通过史料获知的皇家园林进行再现,大唐芙蓉园作为一个实验模板,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以保护文化、展示文化、开发文化、利用文化的思路,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资产价值的提升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结合,为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全新思路,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

大唐芙蓉园的建成为唐文化旅游板块再添看点。并与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文化遗迹一起,成为西安唐文化旅游的代表项目。“感受唐文化就要到西安,到了西安来曲江就可一览唐文化的精髓。”很多网友这样介绍西安。

创新文化表现形式

体验诗意长安的休闲生活

在传统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提供更多的是以静态呈现的方式,它不要求和行为主体进行深入互动,而是将所有消费的后果全部转嫁给游客。古都西安文物古迹异常丰富,但是游客在游览古迹的时候看到的只是静态的造型艺术,对于大多数普通游客来说,他们的文化素养并不能支撑起一个足够丰满的空间,使他们对文物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一次完整的还原。如何将文物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挖掘,大唐芙蓉园首创文化体验式旅游。它用庞大的建筑格局、新鲜生动的表现形式、交错式景点设置来演绎文化,将大唐文化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展示给游客,并通过游客的自身参与,让他们体验唐文化的精髓,避免了文化的隐晦性带来的欣赏障碍。

园区内相继建成一大批让国人震惊的大型项目,如超大水幕的水幕电影及水景表演,集声、光、电、水、火为一体,其宏大的场景,变幻的光影,摄人心魄的水火奇观,成为大唐芙蓉园内的一大特色。全球最大的户外香化工程,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阵阵幽香。 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西安唐代艺术博物馆以及雄浑华美的紫云楼等,这些构成了散布均匀的核心文化景区与文化项目,与周边的配置景点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塑造了大唐芙蓉园庞大谨严却又灵动华美的景点布局,对游客造成波浪式的心理冲击,成功避免了审美疲劳的产生。

在游览时间的设置上,大唐芙蓉园坚持大唐不夜原则,要求白天黑夜一体化,夜晚比白天更加精彩。它意味着从时间上对游客数量进行了充分扩容,同时提高了园区文化产品的丰富性。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唐芙蓉园火树银花宛若人间仙境,无数古装仕女挑灯而过,长袖和彩带拖曳出一片迷离的大唐幽梦。在华灯流彩之下,游客能看到唐朝的社会百象,侍卫、百官、伶人、秀才,以及徘徊于歌栏酒肆间的市井小民,他们都活生生地在你身边走过,吃酒逗乐猜拳行令,让人产生一种置身梦境的真实感,仿佛时光倒转,正行走在长安方砖铺地的大街上。

“感觉太美妙了,好像真的回到了唐朝。”网友小马路在网上和网民们分享游览大唐芙蓉园的感受。其实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西安本地游客,在游览大唐芙蓉园后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园区立体式的景观呈现交织出无所不在的浓郁文化氛围,游客穿行其中,时刻都在经受唐文化的浸润和洗礼。这种鲜活的体验恰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对接,从而衍生出一种强烈的消费满足感和文化兴奋点。

今年大唐芙蓉园被灵州兴唐苑高仿的事情在网上热议,无论这个争论最终是怎样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看好大唐芙蓉园的标志意义和文化旅游效应,灵州不惜重金拷贝大唐芙蓉园,可见大唐芙蓉园的旅游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打造现代城市会客厅

感受魅力西安的时代风采

2010年7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选择了大唐芙蓉园的超五星酒店芳林苑度过了自己的56岁生日,温家宝总理还陪同她观赏园中景致,并在紫云楼会见了中德企业家。紫云楼是和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上海西郊宾馆齐名的区域高端会所。这一刻,大唐芙蓉园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文化总是通过物质的形式加以承载,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盛唐文化造就了一个梦幻般的时代,留下无以计数的文化珍品。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让你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代,你会选择生活在历史上的哪个朝代?结果是80%以上的人选择了唐朝。由此可见,唐文化的魅力具有强烈的辐射性,它支撑着一个民族高贵的精神维度,是整个华夏民族的灵魂巢穴。

如何让普通民众走近唐文化,感受文化遗产丰沛的精神内涵,这在文化旅游界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年代久远,大量文物和建筑遗迹在时间的流逝下,不管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宫墙、别苑、陵墓,还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宫、兴庆宫,甚至甘泉宫,唐时的建筑已荡然无存。大唐芙蓉园的拔地而起,正好弥补了这种缺憾,作为国内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主题公园,它整合了西安特有的唐文化元素,通过庞大的建筑群落和立体互现式的文化展示方式,让游客切身参与文化的构建,体验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大唐芙蓉园在开园初期,就一举成为唐文化的代言人,成为古都西安招徕国内外游客的文化旅游名片。统计数据显示,大唐芙蓉园从建园初期至今接待游客量达到一千余万,游客接待量始终位于各景区前列,且呈现出逐步稳定增长的趋势。

开园5年的时间里,大凡来西安的国内外要员、商贾名流,都会把大唐芙蓉园作为参观游览的必选之地,从2005年4月开园至今,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外国政要均来到这里感受灿烂的盛唐文化。

此外,还有大量国际友人、旅游爱好者、全国书画名家、抗战英雄、音乐界名流、少年儿童代表等纷纷前来,欣赏曾被尘封千年的辉煌画卷。大唐芙蓉园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通过再现皇家园林的窗口展示作用,广大中外游客深深为西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所折服,进而对这座城市产生难以割舍的爱恋。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