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见证节俭美德:珍贵的‘伙食尾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长征中,红军实行供给制,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5分钱(当时钱币)。即使钱这样少,但在参与伙食管理的同志的精打细算下,每到结算时,也都会有一些节余,红军官兵把这种节余叫作“伙食尾子”。这些钱在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后,一般也会按照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一律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给大家零用。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摆放着3块银元和1枚铜币。其中,3块银元是朱德、康克清夫妇当年在长征途中分3次领到的“伙食尾子”,上面刻有“苏维埃政府制造”字样和镰刀、斧头、红星标志的5分钱铜币,则是康克清在中央苏区瑞金分到的“伙食尾子”。

在长征的艰苦岁月里,朱德和康克清省吃俭用,一直没有舍得把这些钱花掉。新中国成立10年后,他们把这笔一直珍藏在身边的“伙食尾子”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