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榕清福建土楼绘画、吴德亮台湾古厝摄影联展开幕

  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建省美术馆主办的“近看海峡两岸之美——周榕清福建土楼绘画、吴德亮台湾古厝摄影联展”于12月30日上午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两位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两岸风土之美,揭开2011年最绚丽的序幕。


  学油画的周榕清一门心思往漆画里钻,他说画漆画的精力是画油画的10倍,但卖出的价只是油画的1/10。一斤漆要200多元,一幅画作成本就是上千元,光是打磨画板就要五道工序,他说是在干“苦工”。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并不买漆画的账。不久前他的《夕阳土楼》在北京保利拍出13万元,连他都很惊讶。


  之所以干这“苦活”,周榕清说是痴迷于漆的胶着感和成型后的半透明、琥珀感,他试图在古典油画和漆画之间来回奔跑,寻找传统油画与漆画间的通道。“刚学漆画总是想把所有的手法都用上:撒漆粉、撒蛋壳、打磨、雕刻,但十几年之后,发现手法越干净越好。”


  不论油画还是漆画,土楼是周榕清创作的一大题材。有人说“福建圆土楼像个句号,引来了无数的问号和惊叹号”,周榕清便是被引出问号和惊叹号的画家。土楼夕照、土楼晨曦、土楼遗韵,土楼里或悠闲或忙碌的人们以及土楼的春、 秋、夏、 冬……无不表现出他对土楼的深切依恋和热爱,以及对闽、客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漆画和油画这两种原本完全不相融通的中外绘画语言在他的画笔里得到有机、和谐的融合,淋漓尽致地表现着土楼的神秘、美丽、纯朴和愚智。


  台湾的艺术家吴德亮有多重身份:诗人、作家、摄影家、画家、茶艺家等,此次展出的是他十几年之间拍摄的台湾古厝系列。


  吴德亮说,“我试图借助我的镜头捕捉的影像记录,告诉人们,台湾不仅仅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水泥钢筋的丛林,还有古色古香的古厝。”工业化的发展使得有的民居在一夜之间就面目全非,在他的这些影像中有些已经不复存在,有些已经不见原貌。“这些是我们的祖辈留下的好东西,外观、门楣、堂号都有它的意义,走进去你会有更多的感慨,虽已年华老去,但风采依旧。”吴德亮还说到,现代与古典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对比,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不能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