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名家鄂力:天才来自爱好

  文/方成

  我知道许多人有某种天才,是他或她的父母所没有的。比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和他弟子马季都是。又如著名画家齐白石,他的父母未必是有绘画天才的。可见天才未必是出于先人的基因,并非遗传来的。可是,一个人怎么就会有了什么天才呢?

  我想,天才最可能来自爱好。一个人对于做某件事,或做某种工作有天才,准是因为他或她对于此事有所爱好,爱得深,就做得特好。自然也会有画家的子女受父母影响也深爱画的。他们爱得上瘾,就有可能会干得特别好,俗称有这种天才。

  这时我想到鄂力——这位天才的篆刻家了。看《北京晚报》就很清楚,那上面曾连载他篆刻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字形多种,真、草、篆、隶、今,什么字体都有,而写法还多做艺术加工,字形和布局的安排也是美化多变的。我国许多文艺名家有他刻的名章。我见冰心、胡絜青、吴祖光、张仃、黄苗子、沈鹏、刘开渠、廖静文、柏杨等人都有为他写的“鄂力篆刻”、“鄂力治印”等等条幅送他。今年10月初,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希腊、比利时、意大利、土耳其欧亚四国时,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比利时阿尔贝二世国王的篆刻印章,就是出自这位蒙古族哥们儿鄂力之手的。人总会称赞他的篆刻天资。我见过他从小就在土坷垃上刻的小字,那土坷垃就是盖房子用的泥浆,他捡了拿来晾干,再使劲往地上摔硬成了硬块。小孩子没钱,开始只能用这种材料来刻字,以后才渐渐可以刻在写石板用的石笔和小石块上,刻了很多收藏着,我都见过,那时他也就刚年过10岁。后来越刻越多,收藏到现在。17岁他就发表篆刻作品。人各有所好,从小爱画的人很多,酷爱篆刻的我还没见过别的一位。

  篆刻家所刻的主要是字,刻各种形各种体的字。必要时还需做美化变形,这就还需要善于做美术处理,妥善安排,还要不断向诸家流派的专家们的印谱学习,肯定要下很大工夫的。在动手篆刻时,手难免会被利刃刺伤,鲜血流出,他都忍住了,还接着刻,爱不释手,由此才能练出篆刻天才。

  鄂力刻得入迷,年届不惑,依然孤身。我劝了好几年,他才开始动心去找对象,有幸遇到一位美丽又善于持家的川南少女,这才成家,得享天伦之乐。我祝贺,望他们早生贵子,会继承鄂家篆刻艺术之功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