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章群小记 刻印勤为径

  走进中年篆刻家章群先生的“清风斋”,只见他正在临“写王福厂已故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建人之一”的《说文部目五百四十部》。厚厚的一叠,想来已经临写多日了。他告诉我:“篆刻家不能光注重刀法,更要注重习篆,体会篆体笔法,由此掌握字法而章法随之。不写篆,如何刻得好印?”

  说来有趣。章群少时曾想当画家,又想当新闻记者。然而,“文革”使他梦想成了泡影。就在此时,借来的一册《篆刻入门》令他如痴如醉,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为实现自己新的目标上:成为一名篆刻家。在掌握刀法的同时,他精读汪关、赵之谦、陈巨来等名家印谱;后又进入业余大学中文专业,大大提高了古文学、古文字领域的学养。机会总是留给有机会的人。不久以后,他终于有幸被调到上海友谊商店古玩研究室,成了专职印人。从此如鱼得水,在与陈巨来、高式熊、钱君匋等当代大家的直接接触中眼界大开。他的印艺也就达到了新的高度。

  章群的篆刻属于工整一路,印宗秦汉,不求新奇,不喜张扬,庄重典雅,丰神流动。他讲究文字有出处,章法守规矩,以为这才是篆刻之正道。我们看他的作品,舒展自如,变化多端,各得其宜。这正是他熟谙古文字及其历代沿革,因此虽变而不离其宗的结果。

  章群治印,除石质印材,在晶玉、玛瑙、翡翠、青金等硬质印材方面也下过大功夫。他说,硬质印材在篆法、章法上与石质印材原无差异,差异只在刀法。由于它们坚硬不易受刃,难刻费时,所以治者寥寥。然而,他在这30年里知难而上,革新技艺,运用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工具,上下求索,闯出了新天地。我们看他创作的硬质印章,其选材十分丰富,不但有水晶、玛瑙等常用印材,还涉猎珊瑚、木化石、风棱石等;表现范围则更广泛,包括了青铜器铭,瓦当样式等内容。他因此声名远播海内外,获得了众多知音。

  近些年来,章群治印之余,兴致盎然地跟二三好友“玩”起了砚雕、砚铭。“满觚杜康、灿我华章。寒暑相伴,地久天长”。便是他自撰自刻的砚铭之一。所谓“玩”,其实反映了一种文化品位。有人说,艺术家达到一定层次后,其高下取决于文化品位。章群深谙个内中之理,并且正在切实地实践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