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民国《岁寒三友图》

  古代曾有一幅价值连城的《岁寒三友图》,其作者为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由于经历丧国的痛楚,赵孟坚常以水墨或白描画梅、兰、水仙等,来表达他清高坚贞的品格。其《岁寒三友图》是传世名作。目前此画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鲜为人知的是,民国年间也诞生了《岁寒三友图》,由当时书画艺术界的四大名家联袂而成。

  何香凝、陈树人都是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当时正值国民党政府通过了查办何香凝、陈树人等人的提案,谒陵后,他们四人合作了数幅《岁寒三友图》,以寄托他们的高洁情操。何香凝画古梅,经亨颐作翠竹,陈树人绘奇松;然后由于右任在上面题诗二首,其一:“紫金山上中山墓,扫墓来时岁已寒。万物昭苏雷启蛰,画图留作后人看。”其二:“松奇梅古竹潇洒,经酒陈诗廖哭声。润色江山一支笔,无聊来写此时情。”诗中的“经酒陈诗廖哭声”一句,于氏曾经有过注解:“经先生豪于饮,廖夫人以仲凯先生殉国所为诗,直皆血泪。陈先生诗名“寒绿吟草”。

  1932年“一·二八”之后,何香凝约当年合作《岁寒三友图》的老朋友,组成了“寒之友”社,他们用写字作画来抒忧世之愤。到1936年,国运之危,殆如累卵。于右任与何香凝、陈树人、经亨颐又重新合作了《岁寒三友图》二十幅,何、陈、经分画竹松梅,于右任仍旧题写1928年作的那两首诗,件件都有特色,无一不是珍品。

  1949年,于右任流落到了台湾,但故土情深的他对大陆、故乡、亲人、旧友无时不在思念中,对中山陵也从未忘怀。这批《岁寒三友图》后来有一幅流落到台湾画市上,恰巧被于右任的一位朋友买了回去。于老先生不由感慨万端,油然想起了当年和老友谒陵时的所感所想,又联想到当年“寒之友”社的经亨颐、陈树人早逝,不禁潸然泪下,于是他提笔在画上补写了一“时”字,增题了两首诗:“三十年来补一字,完成题画岁寒诗。于今回念寒之友,泉下经陈知不知?”“破碎山河期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

  后来,《人民日报》转载了于右任先生增题的这两首诗,一时盛传海内外。何香凝以《遥念台湾》答于右任先生,诗云:“遥望台湾感慨忧,追怀往事念同游。数十年来如一日,国运繁荣度白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