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收藏印章的故事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相识二十年之老友柳亚子重逢山城。柳亚子《赠毛润之老友》七律送毛泽东后,又向他索诗。毛于离别重庆前的10月7日将《沁园春·雪》抄录给柳亚子。
柳随即赞曰:“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乎。”
当时毛泽东没带印章,无法在词上钤印。柳亚子当即向毛泽东表示“赠印两方”。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加盖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
当时,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胆敢给毛泽东刻印,是有杀头之险的。但曹立庵却掷地有声地说:“我人虽是肉长的,刻印刀却是铁铸,为毛泽东刻印何惧有之!”
无独有偶,1948年有篆刻王之称的谢梅奴,也冒着生命危险,在满街飞驰逮捕共产党人的警车呼啸声中,在深更半夜昏暗的灯光下,飞笔走刀,为毛泽东著名的《沁园春·雪》刻下30多方印章。当时长沙尚未解放,篆刻王是以自己的热血和铁笔为我国刻下第一组毛泽东诗词篆刻艺术品迎接黎明。这一组篆刻已视为珍贵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950年夏,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接老画家齐白石到中南海促膝谈心,朱德总司令也应邀前来。品茗赏花后,三人共进晚餐。毛泽东将政务院聘请这位名扬四海的大艺术家为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喜讯告知老人外,还特别感谢他赠印之情。原来,齐白石对毛主席情深谊长,他在开国大典前夕,以名贵的寿山石精雕细刻“毛泽东”朱文、白文印各一方,转赠毛泽东主席。
著名书法家邓散木也以寿山石为毛泽东刻印一方。此印独出心裁,有两大特点。一是将“毛泽东”三字横刻,他还将“泽”字的三点从左边挪到右下端。原来“毛”字笔画较少,与繁体字笔画多的“泽东”二字排列不协调,邓散木这一大胆创作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二是此印为龙钮大印,顶部空琢双龙,并刻边款,这一珍贵文物现陈列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钱君匋是当代著名篆刻家,生前因崇拜清代治印大师赵之谦(号无闷)、黄牧甫(号倦叟)、吴昌硕(号苦铁)的篆刻艺术风格,于是在他们三位名家中各取一字作为自己的斋名——无倦苦斋。国画大师潘天寿、朱屺瞻、刘海粟等皆请他治过印。
1954年,钱君匋在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任副总编。一天,他应邀赴中南海,毛主席笑着与他握手说:“你刻的印非常好,谢谢你。”原来钱君匋曾为毛主席刻过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此后,毛泽东又通过上海博物馆请钱君匋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