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书法名家泛舟西湖 重现写九习俗
本报讯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在2010年冬至日,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在西湖游船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派对”,并留下这幅诗意盎然的字。王冬龄、高法根、白砥、韩天雍、斯舜威、管怀宾、王天德、花俊、储楚、鲁大东等十几位书法大家在湖上尽情挥毫,用这样风雅的形式为书法祝福,并共同期待来年的春风。
“书法不能再陷于汉字文化圈内孤芳自赏,它必须走向世界,誉遍天下。”这是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宗旨。去年,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在平安夜推出了“祝福书法”的现场活动,今年,他们选择了冬至这个传统节日。在游船上,十几位书法大家每人写一笔,留下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大字。
“写九”习俗产生于清代道光初年。道光皇帝亲手绘制了一幅《九九消寒图》,上面书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空心字,每个字都是九画。道光皇帝让大臣们逐日描红填写,并注明阴晴雨雪的情况。这种方法传到民间后,逐渐演化,有作“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也有作“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的,还有“待柬春风重染郊亭柳”。每个字繁体都是九画(雁字作省去两笔的草体),合起来八十一画。每天用红笔描一画,等到九个字都描完,春天便来临了。
“书法在今天必须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个电脑取代笔的时代,书法可以让手指的神经末梢更加敏感!”王冬龄一上来就从现代人最关注的养生学出发,点出传统书法的精妙。中国美院副院长高法根在西湖游船上直接吟诗一首:“冬至晴和冰霜少,微风吹水船轻摇。群贤聚叙逸兴发,诗意墨香满湖绕。”
来自瑞士的书法家尤丽告诉记者,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书法具有一种独特的运动美感。“欧洲人也许看不懂中国字背后的意义,但我们会觉得写字时身体的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韵律。”这位金发碧眼的瑞士美女不仅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一手毛笔字更是胜过很多中国人。
“书法的国际认知度还很少,”中国美院书法系教授韩天雍说,“国外的艺术圈更关注现代艺术作品,所以怎么让书法融入国际艺术的话语圈,是我们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员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