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灵魂之彩虹雨--黄敏俊2010油画新作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彩虹雨- 更高处 30F(72.5x91cm) 油彩.画布

展期:2010年12月23日~2011年1月30日

茶会:2010年12月26日(日)下午3~6点

地点:台北市基湖路137号1楼(堤顶大道二段路口,西湖捷运站2号出口) 秋刀鱼艺术中心

电话:(02)2532.3800

光之流转--黄敏俊的色彩心灵

艺术不仅仅是创作,它更是一种追寻生命信仰与哲学理念的过程,一种提升生命价值的实践。终究,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体现。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黄敏俊热情探索的真理。光包含了色彩,而色彩,是艺术的主要元素之一,是黄敏俊艺术创作的主轴。到目前为止,人们讨论光都采取从暗而亮的加法理论,即从无光的状态加上光亮。黄敏俊却认为光的分析应以光本身为出发点,以减法来看才是正确的。依循此一方向,黄敏俊归纳出,光衰减后首先会出现三个第一次色,即所谓的三原色,这三个颜色分别为黄、绿、红,其中的绿色较接近一般人认知的「青绿」,黄敏俊称之为「翠绿」,而红色为一般通称的「洋红」。以这三个颜色为中心,黄敏俊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色彩理论,此一理论让所有色彩来源回到光,再由艺术家之手,透过色彩在画布上创造出具有生命之光的绘画。

首先,黄敏俊指出黑暗并不是一种色彩,它只是无光的状态,因此色彩的分析不应由黑暗的色彩推论到亮光,而应从自然光中最接近光、最纯净的色彩去分析,而渐次分解到暗色。为了观察光,黄敏俊像十九世纪末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样来到户外,只不过他不再背负着印象派前辈们的色彩理论,他要透过自己的双眼,以最纯真不受污染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里的光,重新探索色彩的奥秘。

一般人总认为彩虹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却忽略了各个光色之间有着强弱之分,而其中最为清楚、明确的,只有红光、绿光与黄光等三色光,这个现象该如何解释呢?黄敏俊从最明亮的光为起点分析,当光逐步衰减,便显现出光的原色,即肉眼可清楚分辨的红光、绿光与黄光,这三色是最初最接近光的色彩,是彩虹的主色,也是光的原色。当彩虹变得更清晰时,我们才能分辨出其它色调如深红、深绿、紫等等,而这些其它的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互相调合而成的,并不是光的主色,所以了解彩虹是说明光色很好的方法。

在黄敏俊的色彩系统中,一项突破性的论点在于改变长久以来一般人在色彩认知中对蓝色的定位。他指出蓝色是存在的,但是并不像黄、洋红和翠绿是一种原色,它只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之下出现。例如绿色在缺乏光的情况下变暗,即显现为蓝色;红色变暗之后就呈现紫色。蓝色可以从黄、洋红和翠绿等三原色互相调和而取得,并不是纯净、无法从其它颜色调和而成纯色。

回到从黄、洋红和翠绿三个原色,黄敏俊指出,黄色是光亮的代表,它必须在其它颜色的存在之下,经过比较才会显现,如果没有其它颜色可供比较,肉眼是看不到黄色的,只能感知到亮度,如同白天的黄光很强,但一般人只看到光而没有意识到黄。另一方面,红与绿有着共生共存的关系,它们在不同距离、不同立面之间互相转换,彼此对照,可以视为一体两面。

这套色彩理论不仅仅关于视觉感知与艺术,黄敏俊进一步将这来自于大自然的理论对应到各个层面,从中悟出天地万物的内涵意义,建立更完整的一套哲理。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艺术即人生,而黄敏俊也以他的色彩理论,作为人生的信念。

例如,洋红与翠绿是两个相对的极端,它们同时存在,互相对应,总是相辅相成,有如阴阳相对,就像太阳与月亮、男与女一般共生共存,少了任一方就不完整。洋红与翠绿也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讲究的虚实概念,以水墨的道理应用,则显进退得宜。洋红与翠绿更可以比为二极,从两个极端的搭配,而创造永恒的价值。

这世间的万事万物总是在极端中取得和谐,若经常处于某种极端之中,就会失衡而产生问题,甚至毁坏。而智慧可以结合两个极端以寻求平衡,使其产生美好,就如同洋红与翠绿适度的配合,形成平衡正向的视觉景象,是为中庸之道。

而介于色彩与黑暗间瞹眛不明阶段的蓝色,本身即带有矛盾的特质。在心理上,蓝色所引起的感受也较为负面,例如忧郁、哀愁等等。有时绘画中的蓝色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蓝色呼应了人们内心的烦恼和矛盾。黄敏俊藉由洋红、黄色和翠绿三色建构而成、没有蓝色的艺术世界,带给人们的纯然是正向的心灵感受,只要体会过这样的美好,人们往往就再也不喜欢蓝色所引发的负面情绪了。

黄敏俊的新作中,细腻的手法呈现一瞬间的当下,光线对了,色彩随着光的特性微妙变化,拉开了空间,整个画面就真实如同一扇开启的门,让观者确切地透过视觉感受到光存在于物体之前,使观者彷佛可以走进画里,感受那明亮温暖的光。而光在画布上的行进如此跃然而现,遂串起了光阴的流转,让一平面的作品有了时间的纵向延续。而新系列配合灯箱的创作,则开启光色共存的另一个阶段。

黄敏俊从创作中领会了冲突与和谐的道理,对照于生活中的经验。但是就像人生一样,取得适度的平衡一向是相当微妙而难以透过简单规则就能达成的,就像面对同一事件,每个人看待的角度与好恶感受也会不同。虽说黄敏俊只使用洋红、翠绿、黄与白色颜料作画,但面对不同的创作课题,色彩的配置也随之产生不同的调整,将看似单纯的三色原理,发展为无尽的色彩变化。这其中的消长与共存,就像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互相牵引组成了精彩人生一般,构成了一件美好的艺术品,透露出艺术家对人生的种种哲思。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