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会怎么看我们”访英国摄影师蒂姆·弗拉克(Tim Flach)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蒂姆镜头下的狗可爱又有性格,有的似一把飞奔的拖把,有的似博物馆里的动物标本。


  说起拟人化的动物,读者们可能会联想到乔治·奥威尔著名的政治讽喻寓言《动物农场》。同样来自于英国的摄影师蒂姆·弗拉克却用他的镜头为我们描绘出了动物们可爱而又温情的一面。


  蒂姆·弗拉克是伦敦人。早些年他拟人化的动物作品曾在全球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展出,获得过摄影界的著名组织和出版物授予的无数奖项。2009年,他凭借《马》一书,获得了权威的厄波那大奖(Epona,高卢-罗马神话中的女神),表彰他在以马为主题的摄影中所做的贡献;他的作品在全球众多著名出版物刊登和发表过。现在,他把镜头对准了人类忠实的伴侣——狗。


  B=《外滩画报》


  T=蒂姆·弗拉克


  B:你把镜头聚焦动物身上,先前是马,现在又是狗,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T:我想知道它们到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们是否会轻易地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甚至投射给它们。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从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狗一直与人类关系亲密。狗会怎么看我们?它们是怎么仔细地观察我们?我们在心情多变的时候是如何把它们当作出气筒的……


  B:你从哪里找到这些狗的?它们的造型都是你设计的?


  T:我们找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狗,还有那些为人类服务的导盲犬和警犬。在梳妆打扮这件事上我们煞费苦心:无论是梳毛、修剪乃至化妆,我们用尽一切方法把每一条狗都当成模特来看待,丝毫不敢怠慢。


  B:动物的天性决定了它们根本静不下来,你如何跟它们一起工作?


  T:现在回想起那些过程都还觉得一片昏天暗地。但当时我们仍然在一片混乱中制定出了应对方案。我们向狗主人讨教它们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对工作对象抱有热忱,对它们了解越多,最终受到启发以及获得灵感的机会也就越大。


  B: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T:最艰难的是摆拍。狗在工作中很少有高度集中与冷静的状态。当然拍摄过程也是乐趣不断、惊喜连连的。


  B:在你所有的作品中,Kinda Ready非常特别,它在照片上的形象好像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可以给我们讲讲这张照片的诞生工程吗?


  T:Kinda Ready是一只灵缇犬,它在2009年5月赢得了在伦敦温布尔登犬只赛跑场举行的德贝灰狗赛跑决赛的冠军。我想营造一种老派而又古典的氛围,特意以一种平常到近乎不含有特殊意义的姿势来向古典主义动物绘画致敬。


  B:在你所有的狗摄影作品中,最喜欢哪一张?


  T:对我们创作者来说,要选出最喜欢的一张颇有难度,因为每一张都是我们的心头肉。如果一定要做出抉择,我想我会选“飞翔的小拖把”,因为它造型别致,能牢牢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这是一只名叫Andy的匈牙利长毛牧羊犬,长长的绒毛线保护着它可以度过匈牙利平原的严冬。通常来说,这些狗会和它们所放牧的绵羊一起褪毛,而在冬季来临之前长出新的来。雪橇犬系列的拍摄过程是最享受的,拍摄地点风景如画,再加上雪橇犬的性格也十分温顺,拍摄过程中几乎没遇上什么麻烦。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