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截至11月13日17时,江西年度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756.91亿元,与2005年相比,均增长了1倍以上,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的108%和123.2%。这些可喜数字,标志着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景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景区的可进入性、旅游市场的繁荣程度,都上升到了一定的规模。

“十一五”是江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5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产业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的社会氛围浓厚,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指标,“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旅游品牌在全国叫得更加响亮。

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旅游产业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出台了《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和《江西省居民旅游休闲三年行动计划》、《江西省旅游条例》,为旅游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红色旅游发展更加强劲,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连年攀升,年均增长25%以上,其发展规模占全国红色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引领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旅游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初,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步伐。婺源、星子、资溪、武宁、遂川、乐安、安远等县荣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称号,庐山、井冈山、明月山等景区生态旅游已打下较好基础,鄱阳湖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江西旅游的一张亮丽的“新名片”。全省旅游品牌创建也取得明显成效,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知名度普遍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世界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1处。全省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已形成赣北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游、赣中南红色经典游、赣西绿色精粹游3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一批特色旅游线路。

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是江西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顺利实现建设旅游产业大省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全省旅游行业将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总体定位,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国际生态旅游必选地、世界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3大品牌,全面提升江西旅游产业素质和整体形象,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我省真正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为打造旅游经济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