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年来 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片:4月17日,洛阳龙门石窟迎来春季旅游高峰日,游客流量达十万人次。 张燕辉 摄

历经15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破坏,洛阳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受人关注。记者16日从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在日常维护方面,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年来维护修缮洞窟290余个,维护修缮面积达2840余平方米。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副主任高东亮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窟的日常维护更显重要。石窟就像人一样,平常有一些小毛病就应当重视,不能等到大病时再去看,石窟保护也是这样,日常发现一些小问题就及时处理,就不会积累成大毛病。

高东亮告诉记者,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风化会造成石窟岩石的开裂、脱落以及岩石的溶解,水垢会覆盖在岩体表面甚至把整个雕刻都覆盖住,还会生长微生物,因此,及时疏通水流、防止雨水渗漏以及对脱落石块的粘结对石窟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高东亮介绍说,目前,龙门石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山体排水沟中杂物的清理以减少积水和防止水的渗漏、洞窟的定期除草除尘、洞窟周围石块及石窟本体石块脱落的粘结归位,风化裂缝的填补粘接、小型洞窟漏水的防护等。

高东亮说,以小型露天碑刻的防护为例,我们在碑刻上面尝试性地安装了一些碑檐,这样可以防止雨水对碑刻的冲刷。

近年来,根据遗产保护要求,洛阳龙门石窟加大了日常维护力度,及时疏通了奉先寺、万佛洞、潜溪寺顶部排水沟,对局部栈道和洞窟的积水进行疏导,保证了雨水排水通畅,有效减少了雨水对石窟的冲刷;对东西两山摩崖三佛区域、莲花洞区域等十多个区域内的石窟进行了脱落岩块的归位粘结、风化裂缝的填补粘接、危险岩体的灌浆锚固、小型坍塌窟龛的修补和防水设施的增补等内容的维护,有效保护了石窟本体。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