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艺术品进军中国拍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黎谱的《白衣少女》


  提及亚洲艺术品,很多国内藏家可能更清楚中国以及韩日艺术品,对东南亚艺术品则相对陌生。事实上,近几年来,作为亚洲艺术品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南亚艺术品早已悄然进入中国,并拥有了一批实力收藏家。


  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额达4450万港元,较2009年秋拍成绩增长了33%,多件由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拍品创下了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不经意间,在很多内地藏家对东南亚艺术品尚感新鲜的时候,这些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艺术品已经悄悄走进了收藏家们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8年前,香港佳士得就已在同行中先行一步,将东南亚艺术专场从新加坡移师香港。近三四年来,很多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在北京、上海、台北进行展览。


  此外,很受藏家认可的东南亚艺术家还有素有“印度尼西亚现代画之父”之称的萨勒、史毕斯、菲律宾的朗奴·温杜拿、于一兰、杰拉丁·哈维尔、越南法籍画家黎谱等。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的情形有点特殊。越南的老画家市场表现平稳,但可以推出的作品越来越少,四五十岁的中年艺术家作品政治色彩浓烈,年轻艺术家仍在艺术积累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比较引人注目的当代艺术家。总之,给人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越南法籍画家黎谱是市场上表现比较出色的一位艺术家。在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将推出的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专场中,就有他的一件作品《白衣少女》。作品描绘了一名身穿白色越式旗袍“奥黛”的女子,布局精简,肖像绘画技法与法国沙龙艺术家的风格十分相似,是黎谱以美女为题的代表作。


  无论是东南亚艺术的领军人物米斯尼亚迪,还是鲁迪·曼度凡尼、朗奴·温杜拿等,都是在最近5年的时间内,经过市场的起伏调整,仍然深受藏家青睐的艺术家。可以说,当人们在观察市场的时候,这些艺术家们的表现是一个重要参照。不过,类似这种“很贵”的艺术家仍属特例。多数的东南亚艺术家作品都达不到这个价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