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亮相 由大型汽车改装

古代墓葬中的文物在被发掘出土后会迅速氧化,特别是一些丝织品转眼就会变成“灰絮状”,甚至化为乌有。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研制出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今天上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百工千慧 ——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上,由敦煌研究院送展的这一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揭开神秘面纱。

记者看到,“移动实验室”实际上由一辆大型汽车改装,车内显微镜、小冰箱、各种化学物品应有尽有,并配备了智能控制、传感器、现场视频、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一系列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调查、探测和保护所需的仪器装备,同时具备考古现场信息采集、墓葬智能探测、现场快速分析和现场应急保护等多种功能。

此次展览的重点在于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在展出的实物中,秦始皇兵马俑二号陪葬坑出土的彩绘跪射俑和秦俑俑头、敦煌研究院复制的莫高窟第3窟模型、山西省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出土的西周丝织品等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