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艺术大师董其昌之霸权与霸道
在明清书画史上,董其昌是“一霸”。他的山水画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执晚明艺坛牛耳数十年。他的书法,博采钟、王、颜、柳与米芾、赵孟頫之长,自成一家。董还是著名书画收藏鉴赏家,家藏董源、巨然、李成、赵子昂、王蒙名作18幅,以此傲视当代。他的书论亦有不少精辟之见,为后世所重视。
我读董其昌书画之作,在其山水树石间领略其风流蕴藉的儒雅之笔,难怪我欣赏的吴湖帆先生对董霸主佩服不已。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从临摹入手,取晋人韵味、唐人笔法、宋人意趣,又能出神入化,自成体系,在中国书画史上实在很了不起。
董其昌在艺术上影响巨大,但其人品却令人遗憾。且让我们看看董先生的霸道人生。他生于1555年,卒于1636年,华亭(上海马桥镇)人。他早年参加松江府乡试,原来可得头名,因其书法不佳,录为第二名,此事对董其昌刺激甚大,从此发奋练字。先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后学“二王”。书法有了长进,董其昌便有了骄矜之气,轻视当时的书法名家祝枝山、文徵明,还假冒当时书法家的作品去卖字,结果被人戳穿。直到34岁,董其昌才乡试及第,翌年又高中进士,供职于翰林院,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又当上太子朱常洛的老师。董其昌为人很精明,对政治风波很敏感,他几次辞官还乡,又几次出仕。总之,在仕途上他很懂得进退之道。他以京官与名士的双重身份周旋于社交场合。由于他擅长书画,又是鉴定文物高手,那些好附庸风雅的大官僚与腰缠万贯的豪绅富商,都以获得董的作品而炫耀一时,因此善于经营的董其昌,随着社会地位日高,家中财富也与日俱进。一个名冠天下的书画家终于成了富甲江南的大官僚,董家拥有华屋百间,良田万顷,还有几十艘游船。
我观董其昌的经历,他的致富无可厚非,董单靠润笔与鉴赏文物收入已很可观。再说他当过京官,又是名士,地方官吏谁不认账?董其昌年轻时家境贫困,功成名就后对钱财看得很重,一个人名气一大,就容易忘乎所以。董其昌后来骄奢淫逸,老而渔色,有多房妻妾,年过60还令其子董祖常为他强抢民女做小妾。对于其仗势欺人,松江百姓愤而有言,董其昌疑乡人范昶捣鬼,恶刑拷打致死,还对范昶女眷大打出手,百般凌辱。董其昌父子如此霸道引发松江民怨滔天,华亭、金山、青浦当地百姓毁其墨迹,烧其房屋,将董其昌聚敛的文物字画、金银器皿付之一炬,并将董鱼肉乡民之劣迹四处张贴。董其昌一时如丧家之犬,惶惶然逃到苏州、镇江等地,半年后才返回松江。由于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官府对董其昌劣迹开脱,反而把一些儒生文人处之杖惩。后人注曰:“思白(董其昌号)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有玷风雅?”
董其昌在民怨滔天中活到82岁。他死后,其书画艺术影响清代至近代,康熙、乾隆都以其字为宗法,他的画在笔墨上标新立异,俨然成“华亭派”领袖。由于康熙对其书法大力赞美,董其昌书法亦成朝中科举、斋廷供奉、干禄求仕的工具,在清代几百年中,很难有一个书法家享此殊荣。可惜董霸道人生令人嗟叹不已。一个人成名不易,但成名后不自重,可以董其昌为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