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件南唐帝陵出土“珍宝”首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级文物蛇身人面俑


  为了纪念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3日,南京博物馆首次将深藏于馆中的43套件南唐帝陵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运往帝陵的发掘地南京江宁区对公众展出。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的“南唐二陵”是“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爷爷与父亲的陵寝。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寝,也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墓主身份明确的唯一两座古代帝王陵。它的发掘对于中国考古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田名利研究员此间介绍,南唐二陵虽多次遭盗掘,但60年前发掘时,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册等6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玉哀册尤为珍贵。“因为已知的帝陵中用玉哀册做墓志的不多见”。


  据了解,在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册上面记载了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年号,一共有72片,其中49片已被盗掘者盗走,剩下的23片直接锁定南唐开国国君身份,其中11片是最完整的,上面还有金粉字。同时出土的各式成套的陶俑, 上至妃嫔侍臣,下至官女伶人,她们都是当时官延人物的缩影。陶俑塑制艺术精湛,表情生动逼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没留下太多的实物,典籍史料缺乏,南唐二陵出土的文物成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活化石。


  1950年考古发掘结束后,南唐二陵的出土文物就一直珍藏于南京博物馆,成了南京博物馆最有特色的一批藏品。鲜有如此规模的集体亮相。今年,为了纪念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南京博物馆首次精选了43套件精品赴江宁与公众见面。其中11片玉哀册、还有大量较为完整的陶俑。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民众将近距离领略“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南唐文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