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也要专业化

  编者按:


  11月19日,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成都论坛”上,来自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全国民办博物馆馆长代表以及博物馆界专家等130多人汇聚一堂,共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在此次论坛上,讨论通过了《关于规范和促进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成都倡议》,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倡议书,是中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本届论坛上,以往寻求认同、期望扶持的民办博物馆开始转移诉求点,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为焦点。这对民办博物馆来说,是一次飞跃。


  本期主持:刘礼福


  玩儿一把个性


  李刚(吉林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处长):就要办特色博物馆


  要提高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水平,就要办特色博物馆。从主办者角度来讲,应加大建设博物馆、管理博物馆的投入;各相关专业部门则要同主办者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办馆思路、办馆方向,突出本馆的藏品特色,举办特色展览;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则要从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到税收政策等方面尽量给予民办博物馆以特有的帮助。


  张多堂(山西大同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馆长):树立特色、创建品牌


  中国剪纸很多,风格各具特色。西北地区的剪纸作品粗犷纯朴、浑厚豪放;江南两广一带的作品则妩媚纤柔、明快而秀丽;而将北地和江南水乡的风格巧妙融为一体的当推广灵剪纸。其作品既有粗豪劲健之风,又不乏纤细秀美之情,以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奠定了广灵剪纸在剪纸行业的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堪称中国剪纸第一家。


  广灵剪纸博物馆正是利用此剪纸品牌,以地方民俗文化宣传为主题而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建馆之后,博物馆依靠其鲜明的特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在宣传地方文化品牌的同时,又丰富了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所以树立特色、创建品牌,是我们对民办博物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张跃义(四川乐山乌木珍品文化博物馆馆长):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


  从乐山乌木珍品文化博物馆几年来的经验看,走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可以促进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这几年,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寻找市场,紧紧围绕“祈福之旅”拓展乌木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在灵活经营的同时,寻找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宣传营销,走文化旅游的经营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储建国(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博物馆不妨走进学校


  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需要良好的社会和学术效应。所谓良好的社会效应,就需要坚持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而学术效应就需要把握学术研究方向,营造学术氛围。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而言,我馆曾编写和出版的《中国御书钱》、《泰国历史钱币》等专业书籍15种及40多篇论文在海内外发表,引起了业内关注。


  另外,我馆还为大专院校提供金融实习基地。目前,博物馆正在走进院校,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有利于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学术氛围的营造。


  常占文(内蒙古巴彦淖尔酒文化博物馆馆长):需要特色学术研究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在酒文化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引起了很大反响。所以,我觉得提高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就是要有特色研究。具体拿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来说,那就是要收集、整理内蒙古酒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文物遗存、传说故事,以及与之相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沿革资料;从酒文化的角度深入了解农耕文明与牧猎文明由隔离、碰撞到融合的历史,了解内蒙古地区各民族间、内蒙古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酒文化形成过程的异同点,探讨内蒙古酒文化丰富的区域特色;研究内蒙古酒文化与中华酒文化的渊源关系,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等。


  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加强管理运行、业务开展等方面的专业建设


  民办博物馆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和国有博物馆一起,共同承担着保护、利用和管理好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并为公众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在我国博物馆的多元化构成、创新博物馆管理模式、探索社会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机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我国民办博物馆已进入历史的新阶段,所以,民办博物馆也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


  各民办博物馆要遵循博物馆规律,加强自身管理运行、业务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专业化建设,坚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正确理念,维护民办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特征,健全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民办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关注民办博物馆藏品保管和安全,强化民办博物馆展示服务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建设的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民办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肖秉侠(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把握三大需求


  民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是要准确地把握它们的需求。


  根据现状调整更符合民办博物馆实际、更有利于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管理思路,探索中国特色的民办博物馆生存模式是首要把握的方向。


  其次是调整藏品观念。民办博物馆的藏品是非常多姿多彩的,不应该用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标准要求民办博物馆。要看重民办博物馆的特色,不能过分强调其档次,要允许民办博物馆朝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民间特色多方面发展。


  另外,民办博物馆不应该成为藏品库房的代名词,而是要积极提高以展览和研究为主的管理水平。


  渠晓玲(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专业不光是藏品的研究和诠释


  如何提高博物馆的专业化水平,这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话题,不仅体现在对藏品的专业研究和诠释,还有一系列包括体制建立、陈列布局、宣教接待、培训考核、服务配套、藏品维护和保存、后勤安防等等在内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完善。所以,民办博物馆专业化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课题。


  王彬(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建立专业规范


  要提高民办博物馆专业化水平,我认为最先需要建立民办博物馆的专业规范。另外,在现代中国博物馆理论研究中,应包含对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研究。制定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战略规划、加强民办博物馆实践的总结与研究,都不能轻视。


  “后勤保障”很重要  刘颖(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艺术博物馆):健全法人治理机制


  近年来,众多民间资本的涌入,使得民办博物馆的类型、数量、规模、业务活动和专业人才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民办博物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水平、健全管理规范、平衡民办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性和文化产业性功能、增强社会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借鉴国外民办博物馆及国有博物馆的规范和经验来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制定符合时代需要的章程和发展规划,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业务工作,使民办博物馆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与时尚结合的有机体。


  姚远利(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完善保障机制


  为了促进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水平,相关部门应敦促各地以“公私和谐”为新理念,首先要救助民办博物馆于困境之中,其次要完善其保障机制。如仿照社会“低保政策”,给品质相对优秀或有发展前景的民办博物馆必要援助,先保其生存,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另外,用租赁文化资源的方式,让品质相对优秀或有发展前景的民办博物馆生存无后顾之忧,促其完善和提高,并以此规范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路东之(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可考虑成立民办博物馆基金会并建立资助与奖励机制


  促进和援助民办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出台新的政策法规,还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专业队伍对民营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由政府相关部门组建一个具有权威意义的评估鉴定班子,对民营博物馆馆藏进行鉴定评估,给出文化属性定位、行业级别定位、品牌价值定位等。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考虑成立“中国民办博物馆基金会”,并形成资助与奖励机制,以期对民办博物馆事业给予长久的支持和保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