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费开放”到“奇妙夜”博物馆能否更亲近大众?

  被史前的猛犸象追逐,与印第安土著美女恋爱 2006年一部好莱坞大片《博物馆奇妙夜》风靡全球,颠覆了人们对博物馆的陈旧刻板印象。


  眼下,在欧美,“博物馆奇妙夜”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而在中国,3000多座博物馆中的1740余座已经实施“免费开放”,规模为全球之最。正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上,中外博物馆专家纷纷表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博物馆的功能普遍从收藏历史转向寻找文化认同、制造心灵愉悦体验。博物馆将变得更“疯狂”、更“奇妙”、更“娱乐”。


  博物馆也疯狂? 全球博物馆竞相转型


  “博物馆不再只是个感受历史、学习知识的场所。”欧洲议会文化、遗产总干事加布里艾拉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博协大会上说,博物馆应该在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的共享空间”。人们可以在博物馆以娱乐的方式感受到身心的愉悦。


  在国际博协大会上,中外博物馆专家们妙趣横生地谈起博物馆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欧洲,“博物馆之夜”的成功已经提供了先例。这一活动首先在法国发起,每年5月16日晚举行,2005年扩展到欧洲的其他国家,41个国家的2200家博物馆同时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们在博物馆里参加主题派对,用手电筒照明欣赏展品,观看现代舞蹈


  德国柏林当代艺术博物馆最近推出了每人收费500欧元的“博物馆奇妙夜”体验活动,更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艺术家把动物和装置艺术放入博物馆中。夜晚降临时,驯鹿啃咬桦树墩,金丝雀叽叽喳喳尖叫,树木香味弥漫空气中,游客手持手电在其中摸索前行。


  人类学教授卢尔德·阿里斯佩指出,博物馆不但要服务观众,其收藏的展品也应该更多关注人文历史和非物质文化,而并非一味收藏文物珍品。


  “狂欢节、传统庆祝仪式,世界各地一切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都可以搬到博物馆中进行表演,让参观者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的这股“奇妙”之风,近两年也开始向中国蔓延。北京自然博物馆连续两年推出了“博物馆缤纷夜”活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