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 红军爬雪山时用的‘脚马子’”
.jpg)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展出了一些长约8——9厘米,宽5-6厘米,近似于椭圆形的小铁器。仔细观察这些小铁器,它有凸起的四颗齿子。齿子多为尖状,个别为方形状。由于长久地使用,有的齿子已经磨平了。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为什么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原来它们是当年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翻越雪山时用的防滑器,俗名称“脚马子”。它曾帮助红军爬过数千米的雪山,在长征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雪山行军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1935年6月间,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川康边地区翻越了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海拔4900余米,高入云霄,终年积雪,冰雪遍地。别说人上不去,就是鸟也不易飞过,红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向雪山挑战。他们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动的抬着走,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含一口雪,手拉着手艰难地向前迈进。他们用铁铲在冰雪上挖着踏雪孔,后面的人则沿着他们趟出的蜿蜒曲折的雪路往上爬。仰面看,头顶上有人,低头看,脚底下也有人。红旗如火,雪映战旗,色彩分外鲜明。然而,顷刻间,雪山突然变脸,犹如银蛇狂舞,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大雪夹着核桃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不少红军指战员猝不及防,滑下雪山,永远没有再站起来。红军指战员并没有被狂风暴雪所吓倒,他们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闯过了号称“神山”的雪山。其后,在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鼓山等大雪山。雪山地区的行程约31天,1350公里。
哈巴雪山是红军从云南渡金沙江后,北上西康甘孜途中于1936年4月底翻越的一座大雪山。哈巴雪山海拔53O0米,雪峰林立,高耸云端。尽管雪山陡峭险峻,道路崎岖,气候严寒,行走时呼吸困难,但红2、红6军团广大指战员还是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把哈巴雪山踩在了脚下。
红四方面军在历时1年多的长征中,在所途经的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省翻越了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共5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在翻越雪山中,防滑器就成了红军必不可少的简易装备,当时红军战士把防滑器绑在脚上,过雪山时就稳妥多了,这大大提高了红军的前进速度,并减少了因失足滑倒跌入雪山深渊的危险。
这些脚马子(防滑器)帮助红军克服了大自然的艰难险阻,成为长征的“功臣”,所以被红军指战员保留下来。1958年由成都军区征集并送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