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明山发现祭祀坛 专家称为骆越古国最早中心

11月28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在成立3周年庆典上,发布了对于骆越古国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大明山四天坪上发现了一个古骆越人的祭祀坛,进一步证明广西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古国最早的中心。

据介绍,大明山上有8个大型的草坪,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并且与北回归线垂直,当地史籍称之为天坪,也叫“仙圩”。民国初年修编的武鸣县志记载:“山坳坦处,有石坪一,石墩八,石灶七,苔不到,尘不封,四周茶树古茂异常,所谓仙圩是也。”

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近日邀请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对天坪进行全方位的考察。11月21日,考察组在四天坪上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祭祀坛。

经考察组测量,祭祀坛所在的海拔高度为1376米,正位于北回归线上。它由一个直径7.2米、高0.6米的圆柱形台,一个长24米、宽6米、高0.6米的长方形台和一个直径12米的水池组成。圆柱形台由每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拼砌而成。

专家认为,这种方圆组合的建筑是出于祭祀目的而建造。古骆越人有在高山顶建造祭祀坛以祭祀天公地母的民俗。天公是雷神,地母是稻神。大明山地区广泛流传着一个风俗:在太阳直射大明山顶的夏至日到大明山祭祀和练功,可以达到养生和与天地沟通的目的。

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考古专家蒋廷瑜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他在二天坪发现了许多新的刻画符号,一些符号像龙蛇和凤鸟。他认为可能与古骆越人祭祀习俗有关。专家们认为,大明山天坪“仙圩”为寻找骆越古国的中心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证据,对骆越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骆越古国的文化概念已引起一些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关注。广西一家公司准备投巨资8亿元在马山县定乐江景区打造一处“骆越世外桃源农业生态园”,以骆越文化元素为主题,建设花卉种植基地和农耕文化风情园。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