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市场的崛起

【英国《电讯报》网站2010年11月12日报道】题:中国文物市场的崛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拍卖价高达530万英镑的中国古董花瓶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快速崛起的中国竞拍市场,某位专家称其是最大的艺术品市场。

这只清乾隆花瓶为拍卖行创造了约为120万英镑的高额利润。在此之前,中国艺术品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拍卖高潮,其中包括15米长的宋代《砥柱铭》今年6月以409万英磅成交。

《英国古董报》编辑伊凡&S226;麦奇斯坦(Ivan Macquisten)称中国的艺术品是目前最大的竞拍市场。此次拍卖最特别的就是它不是发生在索斯比或者佳士得这样大型的拍卖行,而是在赖斯利普市的一家小型拍卖行举行。靠着这笔交易产生的高额佣金,拍卖商即使现在退休也可以衣食无忧了。

这笔交易也让人质疑究竟是什么人推动了中国艺术品价格的飞速攀升以及他们为什么愿意为收藏品付出这样的天文数字。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由于中国政府号召回收文物的所有权,这促使很多富有的私人收藏家把回购国家流失文物作为爱国的表现。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办人何戍中先生是这样对《英国每日电讯》说的: “中国人越来越富有,需要对我们国家的尊严和历史负责,” “如果我们不能保护我们的文化,中国怎么能和平崛起?”

艺术品商人丹&S226;瑞普利(Dan Ripley)补充说中国艺术品在拍卖中能够一鸣惊人,主要还是因为真品的潜在价值之高足以令竞买者愿意承担买到赝品的风险。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