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守望者促成日本人归还千张木版年画

  他,数十年如一日为民间文化保护奔波,足迹遍布河南110多个县的田间地头;他,曾促成日本人归还千张木版年画,促成恢复钧瓷失传千年的柴烧工艺;他,就是被誉为“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代言人”的夏挽群。


  昨日,河南省文联在驻马店新蔡对新蔡县毛氏济世堂、汝南县李氏香油酱菜坊、泌阳县俸皇酒三家“河南老字号”进行授牌,和这三家一同入选《第二批河南“老字号”保护名录》的,全省还有40家。昨日的授牌仪式热闹而喜庆,夏挽群感到格外欣慰。因为,这和他背后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所付出的艰辛分不开。


  促成日本人归还千张木版年画


  夏挽群的名片上有很多头衔: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但最引人瞩目的还属“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标识和文字。夏挽群对此的注解是: “这是我的偏爱,中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浓缩版,河南应该成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表率,这是我给自己立的一个标杆,也是我的追求。”


  一旦夏挽群认准的事情,他会全力以赴。早在2003年,日本一个民间艺术考察团来河南考察。当时,负责接待工作的夏挽群听说“日本东京博物馆收藏了很多中国木版年画,其中包括开封朱仙镇年画”,经过进一步了解,让他吃惊的是来访的两位日本人竟收藏了1000多张我国各个时期的木版年画。“我很震惊,很惭愧。”夏挽群说,当时他正准备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一书,于是,他向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了到日本搜集资料的想法,冯骥才十分支持,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的日本友人决定将这1000多张木版年画无偿捐献给中国。


  普及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理念


  2003 年,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发动伊始,河南率先响应,夏挽群所负责的河南省民协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理念的宣传与普及,以及河南省、市、县各级抢救工程领导组织机构的建立,重点抢救项目的实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河南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申报、命名”、“《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县卷)的编纂”、“河南十大民俗经典的调查与命名”、“河南民居民间建筑普查”、“河南老字号普查”等五项专项工作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欲在郑州打造“老字号”一条街


  “众多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中,人们常会忽略掉一个重要的传统商业文化遗产——老字号。”夏挽群说,目前我省各地有规模、有影响、至今仍存活的“老字号”,是长期农耕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他们的文化记忆是我们了解传统商业历史的宝库,“不能让这些技艺和记忆断绝在我们手中。”


  据介绍,目前已经任命的两批河南省“老字号”共119家,夏挽群坦言:“我们想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郑州找到一条历史街区,把这么多‘老字号’集中请过来,让我们用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森林中多些文化的滋润。”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