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工艺美术品生存困难 民族文化要活态保护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浪潮已逐步渗透到各民族,民族文化发生了变迁,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各民族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利用好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保护各自的特色文化?
近日,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多名民族学专家就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传统受到“时尚”冲击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王建民提出,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消失的速度在加快;此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消解问题也愈发突出。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馆长杨源曾多次深入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地开展田野调查,发现鄂伦春族的文化特性和传统工艺正渐渐消逝。在2009年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展示活动中,“鄂伦春族桦皮器已用现代胶水黏合代替了传统桦皮器制作工艺中最核心的缝制工艺。”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石开忠是侗族人,他以侗族大歌的例子说明了现代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流传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石开忠说,侗族大歌“火”了之后,侗族年轻人应邀在电视上表演,因为舞台需要,常常会加入一些舞蹈动作,甚至换上鲜艳的表演服装,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被改变了“模样”。“年轻人表演回来之后,还常常劝导父母‘创新’,认为真正的侗族大歌就应该是电视中的样子。”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受到“时尚”文化的冲击,并非个别现象。在民间美术领域中,根据2008年底完成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全部1865个工艺美术品中,生存困难的536个,占28.74%;濒危的253个,占13.57%;停产的117个,占6.72%。
这些冲击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就是传统文化或民间工艺“后继无人”。重庆文理学院副校长谭宏认为,很多年轻人,在普遍的西化趋向、“哈日”、“哈韩”潮流中,对本民族的艺术丧失了最起码的文化自信心。这挤压了很多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培养传人,找准路子
如何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杨源还认为,首先要保护和培育文化的传承者,尤其要关注“一老一少”:“一要保护掌握着传统技艺的老人,为其提供传授制作技艺的条件,并对其掌握的技能和本人基本情况做详细记录;二要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并能够利用传统技艺生产文化产品,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年轻人掌握的传统技艺成为谋生手段。”
杨源还认为,“应该倡导传统技艺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技艺课,比如剪纸、剪桦皮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帮助青少年了解并热爱本民族文化。”
石开忠则认为,关键还要因地制宜,找准保护的“路子”。据他介绍,在贵州省从江县有座侗族鼓楼,申请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之后,却陷入“两难境地”。原先,当地民众在楼里面生火,驱赶楼顶的麻雀,鼓楼顶部才不至于长草发霉;如今,“升级”为文保单位,实行静态保护,不让进,也不让生火。“以前可以保护50年,现在只能保护20年。”
在石开忠看来,“两难困境”同样存在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我们也很矛盾,旅游业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确实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冲击。”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刘琼对于这个问题,显得比较乐观:“作为旅游开发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所利用的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性越大,就越具有旅游吸引力。”因此,合理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民族地区挖掘、发展和传承特色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展示着一个地方民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宝库中的稀有资源和资本。谭宏认为,除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物质性的载体或通过记录、复制手段将其物质形态化以外,要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活态”的方式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到现实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