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鲁迅设计了北大校徽 画作存世稀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迅画的“活无常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迅画作孤本”浮出? 《雪山飞瀑》将拍卖


  鲁迅还会画画?近日本报所作“鲁迅水墨孤本”《雪山飞瀑》将被拍卖的报道,引起不少读者浓厚兴趣,有人今天上午就赶往拍卖预展现场观看。


  自幼喜欢画画


  鲁迅自幼喜欢画画,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了自己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喜欢用一种“荆川纸”摹画小说上的绣像,而且积攒了一大本。周作人曾回忆说:“鲁迅小时候也随意自画人物,在院子里矮墙上画有尖嘴鸡爪的雷公,荆川纸小册子上也画过‘射死八斤’的漫画,这时却真正感到了绘画的兴味,开始来细心影写这些绣像。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每张一文制钱,现在想起来,大概是毛边纸的一种,一大张六开吧。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一张张的描写……”(《鲁迅的青年时代·五避难》)。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委托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这在1917年8月7日的鲁迅日记中记着:“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鲁迅设计的这枚北大校徽沿用至今。


  亲自设计封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为自己的著作亲自设计了许多封面图案,新颖别致,美观大方。他编印过《死灵魂百图》《士敏士之图》《蕗谷虹儿画选》《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等许多画谱。他还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活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鲁迅先生塑造的这个“活无常”的形象,头戴高帽,脚穿草鞋,顶上和腰间佩带着一串纸锭,脚上依稀地长着长毛,脸朝上像鸭子浮水似的跳舞。他的右手紧紧握着一把破芭蕉扇,轻轻地在前面扇动,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唱道:“哪怕你,铜墙铁壁!”


  鲁迅还曾“玩”过篆刻艺术。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接受了进化论思想,心情非常激动。他兴致勃勃地刻了3枚印章:“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作品存世稀少


  鲁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锡荣曾将鲁迅的美术作品资料汇编成《画者鲁迅》一著出版。对《雪山飞瀑》是否为鲁迅所画,他表示了谨慎的态度。首先他觉得画中题字说是周作人所题,但字体却像是鲁迅的,不像周作人(对此,也有观点认为,周氏兄弟早期书法风格颇有相似之处)。王锡荣说,尽管疑点重重,但也有两个现象,使我们还不能断然否定其可能性:一是左侧有两枚小名章,一曰“礼”,一曰“堂”,看来却颇有几分原章味道,如确系近代篆刻家、考古家褚德彝原钤,则禇氏何以收藏此件,必有原由;二是此画背面有收藏者题记,说明此系收藏者于1954年在杭州地摊购得,上世纪70年代曾寄请鲁迅弟子许钦文先生鉴定,但许氏似未给出答案。于此可见,此件1954年已经出现,至少上世纪70年代肯定出现了。当时书画市场并不景气,似不至于已有人仿制鲁迅手迹。以此,这件画作似还有可以研究之处。


  鲁迅画作的真伪之争已不是第一起。倪墨炎曾发表文章,认为《画者鲁迅》中有作品不是鲁迅所画。由于鲁迅绘画作品存世稀少,可参考的资料不多,如何鉴定鲁迅书画作品,现有的书画鉴定经验捉襟见肘,这也给书画鉴定界造成一个难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