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张自忠鲜血浸染的血石”

张自忠鲜血浸染的血石——
两团奔突的血
展台上,陈设着张自忠将军鲜血浸染的两块血石。
那是两块石头?分明是两团血在流动,在奔突。
血,是从一个伟岸的山东汉子身躯中流出。与血相映衬的是战火,殷红的血,幽幽地在诉说。那是一个让中华民族哀怨的瞬间——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热血染红了他激战的南瓜店山冈。血,渗透在坚硬的石头上。
“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鞠躬尽瘁,卒以身殉……”正如将军的一生是为民族命运奔走奋战的一生,将军的热血,即使在坚固的石头里也一定是奔突不止的!
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枣宜会战中,他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在各方联络中断的紧要关头,身为总司令的张自忠,毅然亲自率部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留给部下的信中他写道。渡河后,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敌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粮草弹药供给不济,伤亡巨大。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激战中,他左臂中弹,仍强忍剧痛,镇定自若地继续指挥战斗,不幸腰部又中弹,倒在地上的他仍然浴血督战。最后时刻,他身上又中5弹。
弥留之际,将军留下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所有牺牲军人里级别最高的将领。
将军的血不会凝固,因为它奔涌着《大刀进行曲》的激昂旋律。
1933年,日军控制了喜峰口。时任29军38师师长的张自忠率部抵达喜峰口,与敌展开激战。日军源源不断增兵,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形成艰苦的拉锯战。根据西北军传统,部队给每位士兵打了一把大刀。一支2000多人的敢死队杀向敌阵。
夜黑如漆,大刀寒光闪处,鬼子人头落地。夜袭成功,中国军队夺回了喜峰口。自此,张自忠及29军声震华夏。音乐家麦新满怀激情谱出了《大刀进行曲》,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喜峰口一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连日本报纸都评论:这次失败丧失了“皇军名誉”。
血,从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身躯里流出。
张将军壮烈牺牲,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主席亲笔题词:“尽忠报国。”周恩来亦在悼词中说:“……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抗战军人之魂!”
1943年4月30日,张自忠将军之弟张自明来到南瓜店十里长山凭吊英魂。此时,将军倒下之处已芳草萋萋,他弯身从地上拾起两块留有张自忠将军血迹的石块,带回来后,请石匠刻上能够铭记烈士不朽精神和忠魂的“血石”两字,以示后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将珍藏的血石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责任编辑:Zen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