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文物普查:株洲文物家底摸清

今天,记者从株洲市文物局获悉,该市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摸清了全市文物家底,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08处,其中新发现1852处,复查556处。从文物类别上看,有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6大类59小类,新发现文物超过普查前发现的文物3倍。

此次文物普查历时3年多,株洲市文物普查大队展开拉网式普查,走访了1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完成了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部分。该市还将富有特色的工业文明遗址、标志性建筑、文化景观、文化路线等纳入其中,扩大了普查范围。同时,建立不可移动文物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普查中,一些重大发现丰富了株洲文化。如新发现的醴陵沩山窑遗址群,其分布范围之大、文物数量之多颇为罕见,具有很高研究价值。从宋代到民国,醴陵沩山窑一直是醴陵瓷业中心。清代晚期,鼎盛时期的沩山瓷业有窑厂480余家、窑200余座。清末以后,因创制釉下五彩瓷而成为中国釉下五彩瓷发源地。经考古调查,醴陵沩山窑遗址群现存宋代以来窑址60座,与窑相关的瓷泥矿井、瓷器运输古道、生活设施、古塔庙宇等其他古迹49处。

另据介绍,此次文物普查中,登记株洲工业文明遗址40多处。这些遗址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如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等50多个“全国第一”都诞生在株洲。株洲工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