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道,汉朝开发夜郎的重大举措


夜郎,一个《史记》中记载的有10万精兵、满坝良田、于盘江上下舟楫往来的神秘古国,在今天可考的有关资料论述中,其历史却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夜郎与中原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绵延千年的南夷道又能提供怎样的线索?
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夜郎攻打南越,汉将唐蒙奉命修路。在耗费了数万人的精力,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后,进入夜郎国的道路终于开通,这条路就是南夷道。据学者考证,南夷道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使其延伸,从僰道(今四川宜宾县)开始,经黔西北达牂牁江(今北盘江)。南夷道开通后,夜郎的封闭状态终于被打破,中原及巴蜀文明源源不断地传入夜郎,西南民族地区与中原的交流也更加深入。
征伐南越,十八载筑道的政治目的
西汉初年,由于多年战乱,国家积贫积弱,再加上北方匈奴的侵扰,汉王朝对西南民族地区长期采取“关蜀故徼”的政策,断绝了往来。文、景二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西汉经济得以恢复。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继位,随着西汉国力的强盛,对云贵高原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
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西南民族地区的目的本不在开发,而在于对付日渐强大、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南越王国。唐蒙到达夜郎后,即在夜郎设县,接着汉武帝又设置犍为郡,分割巴蜀南面的12县一并由犍为郡统辖,并将郡治从僰道移至夜郎境内的鄨(今贵州遵义)。夜郎君长多同弥(即多同)是云贵地区第一个同汉朝建立臣属关系的邦国首领,带了个好头,其他的小邦国见夜郎如此,也纷纷归附汉朝。之后,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民族地区,邛、笮、冉駹、斯榆等国也表示归附。历史地看,夜郎及滇等国家与中央王朝的亲密接触及其归附,推动了汉朝政府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南越国的灭亡更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开发速度。
汉朝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主要是筑路、建邮亭传舍,设郡置县及迁徙内地人口去当地垦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办的仍然是筑路。
唐蒙被任命为犍为郡都尉后,打通了巴蜀境内的青衣道,并奉命开凿南夷道。汉朝政府的用意很明显:开凿南夷道,就是为了由成都出发,通过青衣道入南夷道直抵牂牁江,从而将夜郎地区与巴蜀腹心地带连为一体,以实现进攻南越王国的目的。
南夷道沿途山高林密,崖陡谷深,虽有五尺道作基础,但仍需按照汉朝国道的要求将道路拓宽加固。南夷道究竟有多宽?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说:“唐蒙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三四丈,其錾凿之迹犹存。”比之秦时修筑的五尺道,南夷道宽了一倍多,且更平坦。为了缩短路程,一些路段完全是新勘测的,开凿的难度更大。
唐蒙调集巴蜀数万军士,耗费了当地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筑南夷道,且伤亡了许多民工与士兵,两年后路仍然未修通。这一状况引起当地百姓,特别是部分上层人士的反感,一时怨声载道。唐蒙筑路性急,依“军兴法”诛杀了消极怠工的渠帅。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汉武帝闻奏后,忙派遣司马相如至蜀地予以安抚。司马相如是蜀郡人,西汉时期大辞赋家,因出使西南民族地区深得皇帝信任。他到成都后,一面接待并安抚百姓,一面责怪唐蒙,说他“惊惧子弟,忧患长老”。司马相如为此还写了一篇《难蜀父老》。风波平息后,筑路之事方得以继续。后来,由于汉朝集中力量对付北方匈奴,开发西南民族地区的事业不得不暂停下来,南夷道仅修至味县(今云南曲靖)。
18年后,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解除,汉朝回过头来开始征伐南越王国。据史料记载,当时数路大军云集夜郎,八校尉统率之军队拟从牂牁江东下番禺。这一情况表明,南夷道当时已完全开通,此中即有夜郎王多同弥及滇王当羌的主动配合。继灭亡南越王国后,汉朝军队又灭掉了在西南民族地区发动叛乱的且兰、邛、笮等国。夜郎及滇等地首领与汉朝密切合作,获得了朝廷信任,多同弥晋京朝觐,被汉武帝封为夜郎王,不久,当羌亦封王。据《汉书》记载:“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开通西南,道路促进交流往来
汉朝开通南夷道的主要目的虽在征伐南越,但此路的开辟无疑加深了夜郎、滇及整个西南民族地区同巴蜀、中原的联系,进而促进了云贵高原同外界经济、文化的交往。
在修筑南夷道时,汉朝还在沿途设置了邮亭和传舍。邮亭是汉朝由内地往边地传递官书使者的住所,类似后来的驿馆,也是汉代最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传舍即客栈,是专为行人提供传马、传车及住宿的处所,兼有交通站及食宿站的功能。汉制规定,十里一亭。南夷道上人烟稀少,不可能如此设置,一般都只在人口较为密集而且重要的交通点上设置。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南夷道的上段,即由僰道、南广(今四川珙县)到平夷(今贵州毕节)有8处邮亭。1958年,在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出土了一件铸有“武阳传舍比二”铭文的铁炉。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境内,可知此铁炉本系武阳所产;赫章可乐时当南夷道上,表明西汉时期这里曾建有传舍。
随着南夷道的开通,对且兰、邛、笮诸方国叛乱的平定,西汉王朝加大了对云贵高原开发和经营的规模。汉朝在西边设置了越雋、沈黎、文山、武都四郡,在南边增设了牂牁郡及益州郡。牂牁郡以夜郎、且兰为中心,含17县,包括今贵州大部及云南东部;益州郡以滇国为中心,含24县,几乎涵盖了除滇东以外的今云南省全境。
同时,汉朝继续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当时移民主要是为了解决开发夜郎地区的军士、民工所需粮食问题。按照《史记》中的记载,一般一人在前方修路,后面至少要有10人运输粮饷。粮饷在运输途中的消耗非常惊人,往往运达目的地时,不及原来的1/60。此外,开发夜郎等地所需后勤物资都由巴、蜀二郡供应,当地百姓确实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大量迁徙内地豪民到夜郎地区垦殖,将收获的粮食交给当地政府,然后由中央按量在京城里付钱。对这部分前往夜郎等地垦殖的豪民,以及后来进入当地的移民,汉朝政府还给予了免除租赋的优惠。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汉朝的粮食压力。移民把先进的农具及生产技术带到了云贵高原,他们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利用掌握的劳动力,组织开采和冶炼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朱提的铜、银,谈指的丹砂,夜郎的雄黄、雌黄等等,从而加速了西南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