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
10月22日晚,2010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颁奖典礼在西班牙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奥维耶多的坎波阿莫尔剧院隆重举行,西班牙索菲娅王后和莱蒂西娅王妃及西班牙政要、中国驻西班牙大使朱邦造、文化参赞庄丽肖及驻西班牙外交使节等近1500名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中国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荣获社会科学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曹玮研究员及秦兵马俑考古人员许卫红研究员、张卫星副研究员代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领取了该奖项。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这个在欧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奖项。
在颁奖仪式上,西班牙王储、阿斯图里亚斯王子费利佩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他在致辞中说,“我们知道在考古挖掘工作中,中国专家表现出了无限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每次新的发现中都跳动深深的感动。我们对他们的奉献深表敬意,他们的工作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许来自一个小小的陶片、玻璃片或金属块。这些小小的碎片,像一个复杂的拼图,成为专家确认历史事实的证据,专家们据此恢复历史原貌。”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社会科学奖评委会宣布中国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获奖时的授奖评语是:中国考古学家的工作堪称极致,他们的科研成果令人敬佩,他们向世人展示了2000多年前中国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这对人类文明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参加今年阿斯图里亚斯“社会科学奖”角逐的共有来自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的团体。评审团中的198位评委经多轮投票,最后选择了西安秦兵马俑考古获得了其中的社会科学奖。获奖的理由是:“将奖项授予这样的一个考古团队和科学家,是对他们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千年文化,社会结构和艺术光彩的肯定。他们不单让全球千百万人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了解了人类文明史,同时也开拓了一条通往多元化知识领域之路。”
阿斯图里亚斯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奥维耶多是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区的首府。西班牙王储费利佩是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也是基金会主席。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于1980年设立,在欧洲和美洲具有较高知名度,被欧美科学文化界视为极其重要的国际奖,有“小诺贝尔奖”之称。该奖每年颁发一次,共设立8个奖项,用于表彰在科技、文化、社会和人文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或机构。其中,社会科学奖旨在表彰在经济、地理、历史、心理、社会和其它社科领域为人类福祉创造性工作并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除中国兵马俑考古项目获阿斯图里亚斯社会科学奖外,在今年世界杯足球赛上捧得大力神杯的西班牙国家足球队赢得了体育奖;黎巴嫩籍的法国作家阿明•马卢夫赢得了文学奖;科学和技术研究奖则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尤利乌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琳达•沃特金斯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医药学教授巴鲁赫•明克共同分享;美国雕塑家理查德•塞拉摘得了艺术奖;传媒及人文奖由法国的社会学家阿兰•图雷纳和英国的齐格蒙特•鲍曼共享;国际合作奖则归属联合国移植学会和西班牙国家移植组织;西班牙从事慈善活动的名为“手拉手”的非政府组织获和谐奖。
1974年,秦兵马俑一号坑的考古发掘揭开了埋藏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俑宝藏,随后又相继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堪称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最具轰动效应的考古现场之一。三个兵马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埋藏着近8000件兵马俑及数万件兵器,这支队伍阵容庞大,排列齐整,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历经三十余年,秦兵马俑考古发掘不但为了解秦始皇帝陵丰富的文物遗址内涵,研究秦代的历史、军事制度及文化艺术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还填补了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空白。与此同时,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还带动了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考古工作者一方面从事兵马俑坑的发掘,另一方面对秦始皇陵园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先后共探明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六百座以及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遗迹,发现了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等重要遗迹。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俑二号坑第一阶段发掘工作”获1996-199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
2009年,秦俑博物馆取得了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并启动了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初步计划于5年内完成一号坑北侧东西方向2000平方米面积的发掘,现阶段获准的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期间,实行边发掘边开放的考古发掘模式。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工作,秦兵马俑考古又取得了重大收获。出土陶俑、陶马百余件,其中,出土的高级军吏俑(将军俑)、完整弩韬、彩绘漆鼓、彩绘漆盾、完整的弩弓以及色彩艳丽的彩绘陶俑残片等重要遗迹遗物更是引人注目。秦兵马俑的第三次考古发掘再次让世人领略了来自遥远的秦帝国的风采。
发掘、保护、展示相结合,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的显著特点。秦兵马俑发掘之初就已发现残存的彩绘,彩绘陶俑的发掘出土对文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秦俑博物馆先后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西安杨森公司、比利时杨森公司、美国强生公司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开展了兵马俑彩绘保护、土遗址保护加固、秦俑坑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秦俑小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其中,“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于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在文物保护技术设备方面,秦俑博物馆与德国、比利时合作,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2005年,国家文物局首批三家重点科研基地之一的“陶制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丰硕的文物保护成果、领先的文物保护技术、完善的文物保护设施不仅为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文物与遗址的永续保存、长期展示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有力保障。
秦兵马俑的考古团队无意间获取的正是与始皇帝嬴政一般无二的审美权限,隐秘的卷轴在他们手里徐徐展开——古老的造型艺术、绚丽的色彩、宏伟的布局、缜密的思虑、精湛的技艺等等,无不经由秦兵马俑得以展现,进而诱导他们和越来越多的人去瞻仰、追思、体悟那个业已逝去但却因其不凡而气象万千的时代!截至目前来博物馆参观过的中外游客累计已超过6000万人次,其中包括17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秦兵马俑作为古老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还积极主动地联结与传播文化,从1980年开始,秦兵马俑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城市展出,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秦兵马俑每到一处就引起当地轰动,已成为增进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此次秦兵马俑考古项目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不仅是对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的承认,也是对中国考古工作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重要地位的认可,更是一次推动中欧文化交流的契机。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国的考古工作将为世界所关注。正如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基金会负责人圣胡尔霍所言,此奖的宗旨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与交流,中国考古获奖是中欧文化交流的一个完美时刻,是双方彼此学习、取长补短的又一个良机。(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