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古代书画11月中旬亮相学术与市场并重 古书画拍卖渐趋成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圣王羲之作品《草书平安帖》


  近年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日趋成熟,拍卖机构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和价值挖掘越来越深入。收藏古代书画的队伍也在逐渐成长。随着对古代书画自身价值认知的不断提高,过亿元成交甚至几亿元成交的书画作品频频出现。而其中对于流传有序,年代久远,数量稀缺又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名家巨制更是趋之若鹜。


  宋元书画一直占据着中国书画拍卖的高峰,如,2010年春拍国内艺术品成交价前三甲的桂冠均由古代书画摘得,而中国古代书画成交前五的宝座均被宋元书画所占据。而今秋拍卖从各家目前征集的情况来看,出现如下特点:更多宋元高古书画现身拍场;首次面市的古代书画重要精品越来越多;藏家对市场的信心越来越大,往往主动寻找拍卖机构委托拍卖。今年秋拍古代书画拍卖无疑将会在春拍的基础上跨入一个新的台阶,也会引领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进入一个更加稳健成熟的历史时期。


  作为行业标杆的中国嘉德古代书画拍卖从一开始“随遇而拍”,到1998年以单独门类进行拍卖,再到2009年成立古代书画独立部门,在一步步适应市场进行自我调整的同时,嘉德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的一个成长历程。从2000年拍卖唐怀素《食鱼帖》(唐摹本)、宋高宗的《养生论》,2002年拍卖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003年拍卖隋人《出师颂》,到今年秋季东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的露面,都预示着市场新的成长期的到来。


  中国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将于11月中旬举行。据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女士介绍,此次中国书画部分将呈现1500件名家精品,其中,古代书画将有“翁氏六代收藏”、“宫廷艺术专场”、“古代绘画”和“宋元明清法书墨迹”“碧湖山庄藏画”五个专场,共计300余件拍品与藏家见面。据她透露,此次中国书画估价超过千万级拍品21件,有11件均来自古代书画,亦可见其重要程度。其中王羲之《草书平安帖》、郭熙(传)《双松图》、唐寅《野亭霭瑞图》、三件八大山人的作品,《古木双禽》、《群雁鸣集》、《仿倪山水》以及陈栝《情韵墨花》卷等将是此次拍卖的最大亮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局部


  唐摹本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将成秋拍关注焦点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高古摹本将作为重磅拍品现身嘉德秋拍。据胡妍妍介绍:“乾隆帝盛誉本贴‘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是无可置疑的民间国宝。”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后刻入北宋著名的丛帖《绛帖》,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即将于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共四行,四十一字。


  此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且历经多位大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草书平安帖》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孙鑛等发现。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


  胡妍妍表示,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目前,可查到的,存于各大博物馆的王羲之唐摹本,仅九件(十五帖)。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久享盛名,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历代鉴赏家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明代文征明等人的跋语既可考又可靠,乾隆帝的亲笔释文和评语也增加了历史感和可信性,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此次现身中国嘉德秋拍,势必成为秋拍季的关注焦点,值得期待。此作品目前估价待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大山人《古木双禽图》


  重要藏家珍藏三件八大山人作品首次露面


  此次秋拍三件首次露面的八大山人作品也极为难得,包括二件花鸟作品及一件山水作品,都相当精彩,作品均来源于收藏朱耷作品的重要藏家。


  《古木双禽图》作品从画作题材、笔墨和款识可以确定是八大山人七十岁左右的作品。晚年八大的人生、笔墨已历经磨炼,由惊世骇俗转为更苍凉凝重。此图被八大山人研究权威王方宇先生认定为八大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且编入他研究的图集《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并经重要收藏家庞耐、王季迁认定,保存极完善,极难得。


  另一件为《群雁鸣集》。八大晚年好作芦雁、鹿等题材,此图为近代研究八大山人专家王方宇旧藏,作于康熙四十四年,是其生命中最后一年,且尺幅巨大,精神俱备,实为难得。


  八大山水笔墨是从董其昌入手而追求得极致,復力追倪(云林)、黄(公望)。此次推出的朱耷一件《仿倪云林山水》,用笔雄畅浑厚,气韵苍凉,是一幅极具个性的山水。清初由学者曹溶所藏,此次收到的王羲之《平安帖》亦为曹氏旧藏,近代经张大千、程琦先后递藏,出版于王方宇编《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据透露,该作品为碧湖山庄主人旧藏。


  翁氏六世珍藏彰显文化传承价值


  “过眼云烟”是收藏家无奈的感叹,意思是藏品传承不易,翻看中国的收藏历史,罕见有代代相传,延续六代的完整收藏。翁氏旧藏,以书画、古籍为大宗,不仅数量繁富,质量更属上乘。从翁心存、翁同和至翁万戈,六代聚而不失而且不断增补,可说是中国收藏史上的奇迹。据透露,继2000年由中国嘉德促成学界公认的海外最重要的一批古籍善本——“翁氏藏书”转让入藏上海图书馆,今秋翁氏所藏40件明清书画藏品再次交由中国嘉德拍卖,并形成“翁氏六世珍藏古代书画专场”。其中周臣、吴宽《雪咏图》合卷、唐寅《山水自咏》、陈淳《花卉》册、董其昌、陈继儒书画卷、王鉴《仿古山水》册、王原祁《设色山水轴》轴等均是上承精作。


  周臣、吴宽《雪咏图》合卷为吴宽书明成化十四年进士陈璚作雪咏诗,周臣补图,书画合璧,尤其精彩。陈淳是绘画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写意大师,他继承沈周笔意而能自成一体,影响直至今天。此次,《花卉》册页,笔致遒劲,墨色醇厚,且每开对题,保存精美,是盛年佳制。王鉴是清初四家中最善画青绿山水的画意,《仿古山水》册为其78岁所作,他愈到晚年画笔愈尖细严密,设色温润秀丽,与晚年文征明擅写精楷可比,令人叹为观止。


  胡妍妍表示,对于拍卖或者收藏来讲,除却关注作品本身外,翁氏收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传承史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就目前所知,大收藏家能传承六世,似乎仅此一家。许多藏家表示出于尊敬和钦佩,也一定要收藏一件翁氏藏品做为纪念。


  宫廷艺术专场 注重学术全面梳理


  此次嘉德古代书画与瓷器工艺品部合办的宫廷艺术专场 “秋光万华—宫廷艺术集粹”是嘉德秋拍首日的夜场,其中不乏亮点。该专场延续上次春拍同一主题的出色表现,将清宫廷御制瓷器、御藏御鉴书画汇聚一堂。胡妍妍表示,民间流传的清代宫廷艺术品已是凤毛麟角,因此,此专场拍卖规模不大,但是分量很重。


  本场书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御笔书画


  此版块推出乾隆皇帝的一张画和一幅字,两件作品相当精彩,一件是四个大字“宣略神皋”,意为宣导与推行皇帝的旨意或政策于其疆土。另一件是他亲笔画的《盘龙松》,是对盘山富有祥瑞意义的盘龙松的描绘,这两件拍品均是第一次露面,非常难得。


  乾隆帝《盘龙松》为乾隆帝绘画,盘山风景秀美,又是清代帝王祭祖必经之地,乾隆帝一生游览驻跸于此不下数十次,是他特别喜欢的胜地,不仅自己纪游写景的诗甚多,还请手下臣工画过不少补图绘景的大小画作。去得多了,山中景物烂熟于胸,盘龙松又是祥瑞之物,自然会特别关注,所以不假他手愿意自己来画。因为胸中有物,所以心手两畅,画得意态生动,气、力、势撑足了画,胜出平日有贵气而乏豪气的画甚多。用的一是宣得佳纸,故墨气鲜活,韵味十足,确是他画中精品。画上钤有“洗尽尘氛爽气来”一印,用“爽气”二字评此画,可称恰当,可见自信。因保留着宫廷装裱华贵典雅的旧貌,更显得难能可贵。


  第二部分:《石渠宝笈》著录藏品


  《石渠宝笈》是清代宫廷收藏品的详细目录,著作于此书的作品虽然不可胜数,但是大多存于北京和台北故宫,以及各大博物馆,民间流传的作品据说仅三百件左右。因此成为收藏者追逐的目标。


  本场除将推出王羲之《平安帖》和乾隆《盘龙松》是《石渠宝笈》著录之外,还有三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作品:陈栝《墨花卷》、郭熙《双松图》,文征明《行书西苑诗》册也非常精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栝《墨花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栝《墨花卷》局部


  陈栝《墨花卷》为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诗十首,前后钤盖印章三十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陈道复之子,陈道复是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所谓青藤白阳之白阳。陈栝留下的作品较少,但质量均上承,其时甚至有“似胜其父”的极高评价。此图经《石渠宝笈》著录,据统计《石渠宝笈》共著录十件陈栝的作品,七件在台北故宫,一件在北京故宫,一件即是本幅。另一件不知所处。该作品为碧湖山庄主人旧藏,嘉德春拍以过亿元打破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的张大千《爱痕湖》亦出自于同一藏家。


  郭熙(传)《双松图》曾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旧藏,又曾在40年代日本东京举办的《唐宋元明清名画展览》中展出并出版,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名件。虽未必是郭熙所作,但画面双松矗立,气势雄伟,尺幅巨大,保存尚佳,是震人心魄的一件高古巨制。


  文征明五十余岁在京师做官,曾游西苑,并写诗纪游,这些诗篇应是其颇为得意之作。之后一再书写,本场推出的文征明《行书西苑诗》册作于八十岁,依然俊爽娴熟,气定安详,看不到常人的老态,令人惊叹。此册曾经明代大藏家项子京所藏,后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近代则为钱境塘所得,是传承可靠的作品。


  第三个部分:“臣字款”书画


  清代宫廷没有建制严格的宫廷画院,但有类似功能的机构,例如如意馆等。供奉宫廷的画家一部分人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招到宫里来画画,时常是按照皇帝的旨意画一些歌颂政绩的作品。另外,清代的皇帝雅好书画,上行下效,宗室、词臣和文人也有很多人热衷书画,常常被皇帝召见,奉敕绘画创作,这时画家在落款时常以“臣”打头。


  “臣字款”书画是清朝宫廷绘画里的一个别类;在清代绘画历史里,这一段总会被提及,因为它的范围很大,影响也很重要因此也成为收藏的一个特别门类。嘉德此专场推出三件“臣字款”书画,分别出自董邦达、黄增、允禧笔下,正好代表清代“臣字款”书画的三个部分。允禧是宗室,康熙的儿子;董邦达是词臣,任过尚书,主修《石渠宝笈》,工书善画;黄增是一个职业画家。


  胡妍妍表示,此次由御笔书画、《石渠宝笈》著录藏品和“臣字款”书画这三部分组成的宫廷艺术专场的书画部分,基本把宫廷里书画做了一个多角度的展示。另外,还有一些瓷器、文玩、家具交相辉映,“秋光万华——宫廷艺术集粹”专场将会体现出堂皇大气、典雅庄重的宫廷气质。


  法书墨迹专场:明中期书法成为重头戏


  据胡妍妍介绍,此次法书墨迹专场,明代书法是一大亮点。明中期作品丰富,其中一部有107页的明代人的书札的集册颇为难得。作品涉及当时六十八位名人的书法,有些人的书法很难找到,例如孙元化,他曾随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是明代最早接触西方科技,掌握西洋火炮技术的专家。罕见其墨迹。此书札册中恰有一通孙氏信札。而突显珍贵。明朝晚期书法有王铎、傅山、陈洪绶、程邃、黄道周、董其昌等立轴、手卷、册页,虽是拍卖的常例,但如此整齐也很不易。清代书法部分,嘉德此次特意将碑学系列的书法做了归纳,包含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等金石书家佳作二十余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伯虎《野亭霭瑞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伯虎《野亭霭瑞图》局部


  古代绘画专场:唐伯虎精品《野亭霭瑞图》成一大亮点


  据介绍,嘉德此次古代绘画常规拍卖,较春拍精简了拍品数量,质量齐整,分为以下几大类如: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后学和扬州八怪等。


  吴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画派。嘉德此次也将吴门及所影响的部分画家放在一起,形成一小专题。其中,一件来自海外收藏的唐伯虎精品《野亭霭瑞图》成为焦点。该作品为手卷,品质极佳,现藏者秘藏数十年。据介绍,此手卷曾是唐伯虎为其好友钱同爱而作,钱同爱与文征明和唐伯虎来往密切,爱好书画,也是一位收藏家。卷尾吴宽题跋把唐伯虎画的《野亭霭瑞图》画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作品流传有序,极为难得。该作品估价四千万至六千万元人民币。文征明在明四家里相当重要,他是一个长寿的画家,留的作品比较多。此次嘉德推出了五件文征明作品中,其中一本集册《文氏一门》为前人收集而成,将文征明家族几代人的书法、绘画汇集成册。


  “清初六家及其后学”专题,推出四王吴恽十几件作品,加上其影响所及的弟子、学生,蔚为壮观。另外,本场推出的“扬州八怪”专题,汇集近三十件作品,仅郑板桥竹石图就有四件,各有千秋,难分轩辕。其他作品如罗聘《柳燕图》也同样精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