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7年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代理人北洋军阀。

“五卅”运动掀起的反帝大风暴席卷全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全国工农革命的高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军有8个军,约10万人,总司令是蒋介石。7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14日国民党发表《北伐出师宣言》,两党一致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二是奉系张作霖,三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在帝国主义指使下,这三支反革命力量联合了起来。

广东革命政府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情况,确定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吴佩孚虽是当时最凶恶的敌人,但在北洋军阀中,确是比较弱的一环,由于受到冯玉祥军队的牵制,已经处在南北受敌的状态之中,湖南内部敌人正在发生分化。况且,两湖地区工农革命力量极为雄厚,因此,把吴佩孚确定为北伐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十分正确。

北伐军分三路进军,在三个战场进行作战。两湖战场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场。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部队已开赴湖南前线,为北伐进军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战场上,北伐军以第4、7、8军担任正面主攻,分别占领了长沙、平江、岳阳,至此,北伐军结束了湖南境内的战斗。平江、岳阳失守后,吴佩孚亲自率部队与北伐军在湖北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进行决战,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占领了这两个地方。10月10日,叶挺独立团首先攻城而入,北伐军攻下武昌,吴佩孚部基本被歼。北伐军消灭吴佩孚后,又在江西战场打败了孙传芳。

国民革命军从1926年7月开始北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所向披靡,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也由10万人增加到25万人。

北伐战争是一场讨伐北洋军阀的正义战争,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的胜利,是因为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极大地鼓舞了国民革命军的士气。

责任编辑:jj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