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爆发,到1918年11月结束,共持续了四年,席卷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战争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s)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 法国, 俄罗斯 和 塞尔维亚 是协约国. 在 1914年至 1918年期间, 很多在亚洲,欧洲 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它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它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後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的队伍打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国北洋政府出战攻击德国,出兵山东(原德国殖民地),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在三个协约国军队中差不多有14万中国人,他们在法国的土地上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中国人的这种参战行为在80年间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却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节点,1919年由中国学生发起的反对凡尔赛条约中耻辱性条款的五·四运动就是这个节点的表现。签了合同的劳工们,在乐魁索(Creusot)的工厂中努力生产,在前线挖掘“法国兵”的壕沟,在物资营或是后方医院里做工。在中国政府向轴心国宣战以后,地方指挥部更是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派到了前线。差不多有6000名中国劳工死于疾病、敌人的攻击或者恶劣的医疗条件,他们被埋葬在了法国西北部的两座军人公墓中。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责任编辑:jj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