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点火复烧

19日,诞生于600多年前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重燃炉火,葫芦窑这种早在清朝早期就不复存在的窑炉形式重现生机。

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见证这一复烧盛举。

据介绍,葫芦窑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前后两窑组成,因前短后长形似葫芦而得名。葫芦窑前端设窑门和火膛,后室尾部建一独立的烟囱,窑顶两侧各设有六对投柴孔。整个窑底前低后高,坡度约为一百,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龙窑的遗风。

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葫芦窑窑型“似卧地葫芦”,窑顶有12个圆眼,烧窑时先将窑柴投入前室火膛,烧二十个小时左右,然后将窑柴从投柴孔中投入窑内,续烧四个小时左右,整个制作过程“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