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学者对话圆明园 法国专家称英国人是主犯

昨天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纪念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举行,著名华人历史学家汪荣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资深媒体人伯纳·布立赛就圆明园的前世今生、盛衰荣辱和历史镜鉴进行了对话。而另一场纪念活动“精神的图示———傅文俊历史观念摄影”也在同一地点举行。

“英国人是主犯”

汪荣祖是《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刚刚出版了本书的中英文对照版。而伯纳·布立赛是《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作者。两位学者均谈到了圆明园罹难在两国民众中的不同印象。伯纳·布立赛表示,法国人不愿意面对自己过去不光彩的那一页,他强调,英国人是火烧圆明园的主犯,法国人是从犯。英军是有组织的抢劫,规模也更大;而法国人抢劫是个体行为。汪荣祖对于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野蛮行为表示了谴责。

而汪荣祖和伯纳·布立赛都认为,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冲突,都缘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以及不同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所致。汪荣祖尤其强调了清朝统治者的专制主义,是导致鸦片战争以降,包括火烧圆明园等在内一系列中西冲突的重要原因。

“追讨文物不容易”

伯纳·布立赛称,自己曾经向希拉克总统写过一封信,建议归还法国现存的圆明园文物。“但是,希拉克对此没有任何回音。”伯纳·布立赛说,“另一方面,这些文物在法国保存,又可以使得法国民众借此了解中国。”

汪荣祖说,追讨圆明园文物可能会很曲折,这里面涉及很多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是否重建圆明园,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反对。他们还一致希望,圆明园能够保持现在的风貌。两人还提出建议,现在的圆明园文物陈列馆规模太小了,应当修建一个圆明园博物馆,用于展示圆明园的文物和历史。

观念摄影纪念圆明园罹难

■ 其他活动

观念摄影纪念

圆明园罹难

在同一地点举办的“精神的图示———傅文俊历史观念摄影展”展出的是傅文俊12幅摄影作品《十二生肖》。策展人胡赳赳称,此次展览将于本月30日结束,届时,这些艺术摄影作品将由圆明园永久收藏。

北大副教授胡旭冬称,“在展场里,无论是圆明园还是图像都走出了照片的边框,打破了摄影的瞬间凝固性,相互震荡出一片远远长于瞬间的历史表意空间。”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