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学会举办重阳祝寿会 古稀专家齐聚京城

2010年16日是农历庚寅年九月初九,中国文物学会在北京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专家祝寿会,此次祝寿会邀请的均是75岁以上高龄的老专家,学会知名的数十位老一代文物工作者应邀到场。活动为国内文物界的学术泰斗们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交流机会。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和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向老专家、老学者们致贺辞,祝寿会由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主持。

领导专家致祝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

彭卿云发表贺辞时表示,中国文物学会的专家祝寿会是每年一度的、包含重阳节赏菊、饮酒等传统活动的学会老同志聚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虽然出差在外,也特地请彭会长转达了他对文物界老学者、老专家的敬意和祝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建专家罗哲文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古建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致贺辞时,幽默地解释了中国文物学会创始人之一、已过百岁之年的谢觉哉夫人、王定国老会长的贺信。贺信写到:“百岁不算老、九十不稀奇、八十难统计、七十小弟弟、六十五十爬满地、四十三十睡在摇篮里,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欢欢喜喜”,这既是文物研究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老专家、老学者们不服老、要继续为中国文物事业做贡献的心声。罗哲文还号召在座各位文物学专家向百岁队伍进军,并送上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祝寿会在融洽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由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瑞森邀请来的天津京剧表演艺术家们还专程为老寿星们献上了精彩的京剧选段。

专家寄语期盼新老学者更多交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光冀教授

考古界著名专家徐光冀教授说:“感谢中国文物学会举办这个茶话会。到场的专家们都是经过三个世纪文化风雨磨砺的老人,对中国文物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徐教授还对年轻的文物界学者提出了寄语和期望:“今后的工作还要靠年轻的同志代代传承发展下去,希望他们在现今文物事业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文物事业的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逖教授

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的黄逖教授长期活跃在文物出版界,以文物学术编辑的身份一直关注着中国文物事业,他表示中国文物事业的理论水平不够,至今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他希望中国文物学会能多举办一些文物交流活动,让学识渊博的老专家们与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得到更多交流、学习和沟通的机会,以促进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