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地区行署主办,吐鲁番地区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吐鲁番市召开,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为提升会议质量,保障学术活动顺利进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成立了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筹备工作小组,负责研讨会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积极运作,已先后向德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及中国台湾、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50多位国内外学者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函一经发出,即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共邀请国内外专家51位,其中国外30位,国内21位。其中,已有10余位学者已向筹备组提交了会议论文题纲。届时,将组织专家会对回传的学术论文进行严格地筛选、编排,确保此次学术会议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西域古典语言学高峰论坛——语言背后的历史”。主要是讨论吐鲁番究竟存在多少种文字、语言以及对吐鲁番乃至新疆历史研究的意义。届时将分若干会场展开讨论。

  在吐鲁番地委、行署的关怀指导下,吐鲁番学研究在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深入,一大批古典语言文献的实物资料被发现。经研究初步认定,曾经在古代西域(包括吐鲁番地区)生活过的不同人群先后使用过25种语言及拼写这些语言的18种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大多在几百年前乃至上千年前就已经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被学术界称之为“死语言”,这些语言文字虽然出土于西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多集中于国外,他们虽精于相关语言文字的研究,但对于近些年来西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却知之甚少;而国内从事西域研究的学者却恰恰相反,极少能够正确地利用国际上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吐鲁番作为西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更加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外学术界都极其迫切地希望解读这批古典文献的内容,进而更加深入地探讨历史上的吐鲁番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和兼容并蓄的社会文化。(吐鲁番地区文物局   李聪慧 )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