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觅“养母”丹霞辟新景



8月2日,作为“中国丹霞”一部分的广东丹霞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0项世界遗产,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如何才能更好挖掘“世遗”项目的文化、经济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纲要》的审议通过,江门、韶关等地也积极贯彻落实《纲要》,提出开平碉楼、广东丹霞山的保护开发的新思想,创新模式,尝试推进“遗产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打造广东“文化强省”的宏愿。
开平碉楼:被誉为“中西建筑艺术长廊”
2007年6月28日8时35分左右,“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的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专家张国雄博士介绍说,鸦片战争后,成千上万的五邑人远渡重洋赴美国、加拿大等国打工,挣钱的侨胞纷纷回家买地建房,他们把海外的建筑风格与家乡建筑风格相结合,所建碉楼中西合璧、风格迥异,造就了今天的碉楼建筑群。
据统计,开平碉楼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
广东丹霞山:成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境内,以其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
丹霞地貌是一种形成于内陆盆地厚层红色砂砾岩之上,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由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院士和陈国达教授于20世纪20~30年代在广东丹霞山命名,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
今年8月2日,包括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六处丹霞风貌的“中国丹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0项世界遗产,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最新
动态
《纲要》审议通过后,各市也掀起贯彻落实《纲要》的大潮,作为广东两大世遗项目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丹霞·广东丹霞山,也在规划实现广东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开平碉楼:
“政府托管+民间认养”
开平已开始创新碉楼的管理模式,并出台了《开平碉楼认养须知》,现在正在征集各方意见,条件成熟就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根据初步设想,未来只要年满18周岁,在得到碉楼所有者的同意,花30万~50万元,就可以认养一座碉楼,具体认养期限暂定30年。开平方面称,未来的旅游休闲产业将重点擦亮碉楼品牌,除目前投资2800万元建设的碉楼展示区,还将建立世界遗产科研基地,加深对碉楼和华侨的研究。
广东丹霞山:
重点开发西部三大新景区
丹霞山管委会主任黄大维介绍,未来韶关将力争用3~5年时间,将丹霞山建设成为岭南最重要的旅游生态圈、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未来广东丹霞山将重点开发西部景区,建设好巴寨、姊妹峰、观音山等三个旅游新景点,在国内外树立“世界遗产地——中国丹霞山”的崭新形象。
此外,韶关还将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尽快改造完善景区主通道建设,启动韶关机场和东西方向高铁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列入省“十二五”规划。
难点
项目保护开发面临诸多难题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市场的井喷,但在项目的保护与开发上,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原计划在远离核心保护区的1~2公里外筹建‘综合服务区’,但因为资金问题,现在进展缓慢。”张国雄说,随着游客的急剧增多,也给碉楼的保护带来挑战。据介绍,目前作为重点和亟待保护的一、二级碉楼达501座,愿意托管达300多座,但由政府“托管”的不到50座,托管和维修整治进展缓慢。
而在丹霞山,周边大量种植油茶等经济作物已经逼近丹霞山景观控制带范围,原有的天然林被替换成油茶、果树等人工林,丹霞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去森林化”将对大丹霞地区的生态链条造成破坏。
现状与出路
探索一:认养模式突破托管保护难题
张博士说,与欧洲国家不同,开平碉楼保护采用“托管方式”,但未来还是会走到民间力量认养的路子。
据他介绍,目前已经有实力企业和个人有意向投资开发碉楼与村落的计划,准备深度开发碉楼群落,通过承包碉楼使用权的方式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会议中心。
探索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投入
来自开平的消息,按照当年申报时向联合国做出的承诺,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维修、保护,但仅由开平一个县级城市承担,资金负担太重。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张国雄博士称,国际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都是民间社会的力量,而在中国,目前还是政府的责任,但未来应该吸引更多民间和社会力量的投入。
学者观点
文化可借产业“出海” 产品应融入地方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研究,借助旅游产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张国雄博士介绍,目前开平碉楼的产业带动效应已经呈现,包括广告、出版印刷、礼品、动漫等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