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硕果—北京市文物公司50年

累累硕果—北京市文物公司50年

2010-10-11

´http://www.hanhai.net/upload/201010/20101011014949127.jpg´
北京市文物公司


´http://www.hanhai.net/upload/201010/20101011014949244.jpg´
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部


´http://www.hanhai.net/upload/201010/20101011014949117.jpg´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局部)


´http://www.hanhai.net/upload/201010/20101011014949247.jpg´
专家鉴赏“清乾隆 粉彩六方套瓶


´http://www.hanhai.net/upload/201010/20101011014949204.jpg´
翰海拍卖成立五周年庆典酒会


今年是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50周年。

1960年,沿东西琉璃厂两侧的一间间古漆斑驳的小门脸,首尾相衔地合并为“北京文物商店”。50年过去,“肆市冷如秋”的琉璃厂,已是“别有春声入市稠”。与之沉浮的北京文物商店更名为北京市文物公司,保持着中国文物一级市场旗舰级企业的实力和资源,在传统经营空间中,致力于再造历史的革新。

初建之日

1956年,闻着京师的88家古玩店,相继摘匾,改造为公私合营商店。公私合营之后的商业改造,极度贬抑了文物的独特价值,曾经在三百年间涵养的琉璃厂,出现萎缩趋势。

19605月,在北京市委、市文化局的筹划下,将东西琉璃厂百余家店铺、局眼合并成立为北京文物商店。根据文物品类界限,文物商店设立专供机关、专家学者的“内柜”和供应文物爱好者、外宾选购的“外柜”以及文物收购部。自此,民间的文物流通,强行并入保护为主、国家统制的经营轨道。收购和出口的统一管理,法律化地把文物商店推为市场监管主角。

成立之初的文物商店有员工72人,包括陶瓷、铜器、玉器鉴定家24人,字画鉴定家21人,碑帖鉴定家9人。这些学徒出身的鉴定家,少时追随或投奔同乡,在琉璃厂东西比户开店,居奇陈杂,巧迎人意,冀得顾主,以搏善价。其朝夕于市,经眼手摩的珍奇,不可殚述,寓目既广,取类定名,多入清裁妙解之境,堪为大家。

19605月至9月,文物商店四遣专家,奔走于街衢,入户收购,遂得“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宋钧窑洗”、“乾隆官窑双联瓷瓶”等馆藏级重要文物。及后文物商店附加15%的利润,转售故宫、上海、天津等国家文博机构。由90%的私方掌柜和伙计组成的北京文物商店,在短短半年间,将库存商品增加到4万余件,价值33万元,流动资金增至50万元。

 

此间开新局

1961春节,北京文物商店以宝古斋为中心,在琉璃厂举办三场专题展览和一个综合展,展品共685件,主要为店藏文物。展览以文物品类划分展场,宝古斋展览历代字画珍品;韵古斋展览金石陶瓷;庆云堂展出碑帖、砚墨、图章等。公私合营后的琉璃厂,重又出现“风光引逐众人行,半是车声半市声”的热闹景象。

春节过后,墨缘阁编写店藏齐白石、吴昌硕、王一亭、吴待秋等名家的新画目录,寄往全国文博机构及爱好收藏的专家学者。这是文物商店印制的第一本商品广告目录。此后,各中心店相继效仿,衍为营销模式。

3月,文物商店整合全市经营网点,于琉璃厂和城区分设五大中心门市,即宝古斋及墨缘阁新字画门市、韵古斋及萃珍斋陶瓷、庆云堂门市、万聚兴及宝聚斋综合门市、西单综合门市等,中心门市设立“计划性供应”的内柜。4月,接管地安门宝聚斋、新街口悦雅堂;5月,振寰阁装饰一新,北京文物商店在琉璃厂的门市,增至九家。10月,接管西单文物门市部,文物商店的网点分布经近一年酝酿筹建,最终定型。

古玩买卖是一种机缘性生意,财富与梦想俱在一瞬之间的机缘把握。文物商店超越传统地垄断市场,古玩交易的机缘性管道和信息,随之被垄断。在建立市场专利经营中,文物商店紧锣密鼓地修正了传统的随机模式和因素,以细致、严密、常规化的制度,将古玩行笼统为一个强调纪律和规则的商业组织。

这一年,文物商店的鉴定专家、采购员,兼顾平抑价格与收购计划的双重目标,收购国宝级文物“唐敦煌彩绘水月观音像”,罕见珍本“北宋拓王羲之圣教序碑帖”,“秦铜诏版”,明清名家制墨27品等文物。及至岁末,盘点库存,文物商店成立两年收购文物总量逾10万件,价值200万元,其中馆藏珍贵文物2000余件。

老一代古董商的襟怀

1963年,文物商店销售总额83万元。这一数字,今人或不以为然。翻阅一下销售目录,累累记录,与其说是一个区区百余人的商店账目,不如说是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销售的83万元文物中,仅供应文博系统的珍贵文物多达800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供应故宫77件、历史博物馆43件、上海博物馆13件、广州博物馆2件、东北文博机构8件;提供内蒙古大学元代碑帖、提供北京大学历史系“中苏定界铜柱墨”等深具史学价值的文物600余件。于济南收购的国内罕见珍品元人写经一卷,提供北京图书馆收藏。赴上海收购元代赵孟頫《塔铭字卷》。此卷是赵孟頫为已逝的元代西湖灵隐寺主持大川和尚撰写的碑铭原稿,宋纸本,高一尺三寸、长一丈八寸,总计一千八百字。卷尾有元至清末12位著名鉴藏家题跋。明代大鉴藏家王元美跋日:“每字值一粒珠”。

19605月至19646月,北京文物公司收购文物283672件,金额392万元,收购馆藏级文物12400件;销售总计276563件,金额347万元,供应国家、省、市博物馆及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